第325部分(1 / 4)

小說:醫匡九合 作者:中國長城網

盧象升見張力面露疑惑之色。知道他心中所想,緩緩地道:“大人,若說將流賊打跑,那麼團山軍可以打二十倍以上的流賊。可若要殲滅流賊主力,那可就太難了……”

原來流賊作戰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聲勢嚇人。主力卻並不多。譬如張獻忠這隻南下山東的流賊,人數已經超過了五十萬……當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百姓,核心的老賊悍匪只有兩三萬人。

這便是農民起義軍的可怕之處,他們可以在段時間內裹挾海量的百姓充作炮灰,只要核心力量不損失,殺幾十萬百姓又有什麼用呢?

偏偏,這些老賊悍匪全都是馬軍,俗稱“老營”,打仗如何先不必說,風聲一旦不對跑起路來那就跟一陣風一般。

張力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朝魯的騎兵並沒有跟隨自己南下……畢竟海船運輸騎兵非常麻煩,效率也不高。若是沒有騎兵,張獻忠要跑還正攔不住!

良久過後,張力微微嘆了口氣,開口道:“象升,攔不住就攔不住吧!此次沒有騎兵出陣,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先不去想吃掉張獻忠,咱們先打一仗,打出威風來!”

盧象升點了點頭,沉聲道:“正是如此!小心駛得萬年船,咱們也絕不可輕敵大意!”

張力與盧象升又仔細推敲了一番,定下了團山軍接下來的一些進攻路線。

……

就在張力和盧象升頭疼不能全殲張獻忠的時候,濟南城中的張獻忠卻壓根也沒將團山軍放在眼裡。

“八大王”此次劫掠山東,收穫實在太豐富了。其實高迎祥也好,張獻忠也罷,甚至包括後來的李自成,他們維持軍隊的法子都大同小異。譬如那後來的李自成便是打著“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短短時間內聚集了百萬之眾。

當然,沒人納糧的話,那李闖的大軍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故而,農民軍不劫掠窮苦百姓,劫掠的是地主官紳和殷實人家。

這一點很有欺騙性,“似乎”老百姓都很支援農民軍。但是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李闖或者張獻忠等人,並不是有多高的覺悟,他們不搶老百姓,只是因為老百姓搶無可搶罷了。

在封建時代,地主官紳階級乃是國家的統治基礎,這幫人恐怕用張力“改造”的法子,效果要遠遠好過於農民軍“毀滅”的法子。

張獻忠在“毀滅”士紳階層上,做得更加徹底,譬如現在的濟南城,地主官紳被屠戮一空不說,連家有餘糧的普通百姓也都闔家死絕了……(未完待續。)

第439章 不二法寶

團山軍的軍事行動推進得很快,也只短短三日時間,兵鋒便直指萊州府的高密縣。【】在這裡,張獻忠集結了“四十萬大軍”,沿著高密東邊的平原佈陣,誓要將團山軍一口吃掉。

說是四十萬大軍,其實三十多萬都是拿著鋤頭、鐮刀、獵叉的農民,真正的悍匪老賊,只有兩萬餘人罷了。

團山軍出戰的一共有八千人,畢竟登州府幾處戰略要地都留了數百人不等守備城池,眼下能夠作戰的兵力,也只有這麼多。

這種仗團山軍從沒打過,全軍上下頗有些迷茫,八千對“四十萬”,怎麼打?

張力經過與盧象升的研究,當然知道怎麼打,所謂“s人先s馬,擒賊先擒王”,對付流賊就必須抓住悍匪老賊往死了打即可,那些拿著鋤頭的農民,壓根也不需要理會。

大明崇禎七年二月初三日,團山軍與流賊張獻忠部的高密大戰,在天色微明的時候,徐徐拉開了帷幕。

自家事自家知,張獻忠並不是弱智,對於團山軍野戰幹翻建奴的戰鬥力,他是心中有數的。眼下他所依仗的,便是所謂“蟻多咬死象”,用大量的農民炮灰去填人命,等到團山軍的火器不堪使用,亦或者軍隊疲憊不堪之際,他的“老營”騎兵人馬一舉殺出,定可以收到奇效。

這種戰術正是農民軍與官軍作戰的“不二法寶”,戰術並不複雜,但很多時候官軍卻總是吃虧。

團山軍並沒有如張獻忠所猜想的那樣,分兵尋找流賊的老營主力,而是八千人抱團前行,像一部戰車,踏著緩慢的步伐,徐徐向流賊碾壓過來……

在遠超出火繩槍s程的地方,流賊們驚訝聽見密集的槍聲,而後大量也不知該叫“兵卒”還是“農民”的人。應聲倒地。

然而,這一切還不算完,團山軍依然不緊不慢地踏著勻速的步伐,緩緩前行。

張力依然尋找了一處小土丘。登高望遠,將戰場的形勢盡收眼底。盧象升在第一線指揮兵卒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