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兩千……
祖大壽忽然冒出一個有趣的想法。若是寧遠伯李成梁來到現在的遼東,他能不能扭轉戰局,收復失地呢?
唔……當年奴兒哈赤可是寧遠伯的“義子”呀,奴酋那是跪舔寧遠伯的。應該是李成梁更加強大一些吧?
不對不對,李成梁在時,建州女真兵不過數千而已。可現在韃子發動一次戰役,動不動兵力就以十萬計,不算僕從軍,只算建奴本部的話。那也至少有四五萬人!
唉!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想了一會兒李成梁與建奴之事,祖大壽將思緒收了回來,一轉頭就看見“眼觀鼻鼻觀心”的祖大樂。
“哈哈,大樂,你還在想本都督剛才問的話吶?”
祖大樂訕訕一笑,應道:“小弟駑鈍……”
祖大壽眼中精光一閃,淡淡地道:“守遼東,就是守我祖家二百年的基業。我祖家從宣德年間來到遼東,世世代代為將,迄今已經二百年了。”
頓了一頓,祖大壽接著道:“安知建奴不會與也先、俺答汗一樣曇花一現?”
祖大樂猛地一驚,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自己的堂兄……左都督,遼東總兵官,祖大壽!
原來如此!
原來竟然如此!
兩年前的崇禎四年,堂兄祖大壽曾經在大淩河戰役中被金國俘虜。當時堂兄用了《三國演義》裡面小霸王孫策釋放太史慈的橋段,唔,還有諸葛亮釋放孟獲的橋段,藉口說回錦州城獻城給黃臺吉。結果黃臺吉估摸著是看《三國演義》中毒太深,竟然答應了堂兄的要求,將堂兄放了回來。
結果嘛,自然就是“呵呵”了。
黃臺吉不是孫策,堂兄祖大壽自然更不是太史慈!堂兄一回錦州城,立刻組織人馬守城,愣是將黃臺吉氣得吹鼻子瞪眼睛,愣是說什麼“人心不古”……
臥槽,這韃子就是韃子,自稱汗王也不過是個韃子罷了!
讀書不精,能怪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