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如洪承疇所想的那樣,巡按與總督,正有如後世那鬥獸棋,小老鼠可以吃掉大象一般。任你官職再大,紀委的官兒總是能讓“大佬”們談之色變。
雨勢愈發小了,到最後這一場大雨終於停了下來。
張力並不知道不遠處的洪承疇心中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他今日c典的目的,主要還是提振軍心。至於洪承疇突然前來核對兵員數量,那就附帶著讓他看看吧。
今日的點校c典,張力也是留了心眼的。自生火銃一律沒有帶出來,兵卒們主要以攜帶冷兵器為主。c典不比實戰,正如後世的閱兵,體現軍心和紀律才是第一位的。
點校大典結束之後,張力與洪承疇親切地“交流”了意見,洪承疇並沒有說什麼有營養的話,張力自然也是打著哈哈應付一番。
張力和洪承疇都各懷心事,而洪承疇在團山堡短暫停留之後,很快就離開,返回了薊鎮。
張力自然是將總督大人送出了團山堡二里地,以示禮數週全。
此刻看著洪承疇的馬車隊漸漸消失在視線之中,張力的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這位洪大人可是崇禎朝的大紅人,確實是有幾把刷子的。他不比東林黨人,那些人只會扯淡,對兵事一竅不通。洪承疇可不一樣,他對建奴戰績雖然不咋的,不過打李自成和張獻忠那是相當給力的……
站在張力身後的高元良,看著有些走神的張力,小聲地道:“大人,這位洪總督……”
張力回過神來,沉吟良久之後,淡淡地道:“我說過,他日吾必手刃之!”
高元良眼睛立刻深邃了起來,難道張大人與洪總督有仇?沒聽說呀……(未完待續。)
第333章 出海口
潘霸天現在鎮守的寧遠中右所乃是張力勢力中除了團山堡之外最重要的一處軍屯衛所,原因無他,這裡是碼頭,也是南寧遠唯一的出海口。【】
寧遠衛的海岸線很長,但是深水港適合大福船停靠的地方卻不多,修成碼頭的也只有寧遠中右所了。
今日張力帶著方以智,來到了寧遠中右所視察工作。三日前遼東總兵祖大壽沒有爽約,將遼東那破爛水師中僅有的一半家當……五艘戰船,十八艘中號的福船移交給了寧遠中右所。
張力的騎術本來就還不錯,現在寧遠衛南部都在團山軍的控制之下,沒有什麼危險。故而張力選擇騎馬而不是坐車,畢竟騎馬的速度比坐馬車快上一倍有餘,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
此刻張力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之上,朝魯帶著百餘人的蒙古騎兵護衛在身邊。而那方以智這段時間在團山堡也學會了騎馬……張力要求,團山堡的文官必須學會騎馬,沒有人能夠例外。
張力從團山堡出來的時候天色尚早,團山堡距離寧遠中右所也就是四十多里地,不到一個時辰,張力便能隱隱看見寧遠中右所的城牆了。
再策馬疾馳了一炷香時間,張力漸漸將馬速降低了下來,因為他已經看見了出城迎接的潘霸天一行人。
打馬來到潘霸天跟前,潘霸天立刻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張大人辛苦了,末將已經恭候多時。”
張力哈哈一笑,讚賞地看了潘霸天一眼,打趣道:“老潘這次升了守備之職,現在言談舉止越來越像一城之主了。”
潘霸天嘿嘿一笑,朗聲道:“全靠大人栽培……”
張力微微頷首,又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便帶著人馬徑直往碼頭行去。來到碼頭一看,張力不由得眉頭皺了起來。
那十多艘貨船倒也沒什麼不妥,只是略顯陳舊了一些。三三兩兩的水手在甲板上曬著太陽,顯得有些散漫。
而那五艘戰船,則讓張力大失所望!
祖大壽那老匹夫,竟然將戰船上的大炮盡數拆走了!
潘霸天走到張力跟前。恨恨地道:“張大人,如您所見,這些戰船都是沒有火炮的。末將原本也厲聲責問那押運的千總。那千總說火炮飄沒了……”
“飄沒?!”張力冷笑一聲,咀嚼著這兩個字眼。
遼東的軍餉、糧草、軍備物資被朝廷各級官員層層截留,最終能到祖大壽手裡的。不過六成而已。
這事兒是“大家都懂的”,可是往來文書上卻不好辦,實際接收的物資和紙面上的差距很大……這卻難不倒明代的這些文官大老爺,所以發明了“飄沒”二字。
你看不是糧餉對不上賬,實在是運糧餉的船隻都他孃的跟“泰坦尼克號”一樣,撞冰山了……呃,不,遇到暴風雨了翻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