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不由得有些不爽,自己也生了女兒,怎麼就沒選上皇后、貴妃呢?
若是選上了,還需要如此這般費事,上躥下跳幾十年,千里做官為的吃穿麼……
針對送錢送不到皇帝手中這一點,老辣的溫體仁非常明白,外戚只是渠道,而非目標。
然則這兩個外戚既然有同樣的利用價值,平常又是死對頭,就決不能“厚此薄彼”,而一定要“雙管齊下”。否則拉攏了一邊,得罪了另一邊,兩邊的實力一抵消,送去的銀子那也是“餵了狗了”。
想通這些關鍵之處以後,溫大人擬定了一套完整的策略。
這兩家外戚,他各送了二百萬兩銀子的厚禮,再透過他們那條可以直入後宮的管道,在自己派去的心腹見證之下,送出了三百萬兩銀子的珠寶給周皇后和田貴妃。而皇太子和長平、昭仁兩位公主也各送了二百萬兩厚禮……最後的目標崇禎皇帝,溫大人所準備的數字則高達一千萬兩!(未完待續。)
第348章 腸子都悔青了
溫大人特地選定崇禎正為沒錢舉辦“萬壽慶典”焦頭爛額的時候,透過周皇后和田貴妃吹枕頭風,獻上了這個大大的紅包。【】
溫體仁的理由當然非常充分……
“萬歲爺貴為一國之君,心繫國事,為萬民c勞,夙夜憂嘆,微臣忝為內閣之首,僅代表滿朝大臣、全國百姓敬獻些微心意,以示朝野歸心以及祝賀皇帝陛下萬壽無疆之意……”
溫體仁再三強調的是,他所“敬獻”給崇禎皇帝的金銀財寶乃是代表全國的每一個人的心意,用以表示對皇帝陛下至高無上的敬意。這番話聽得崇禎皇帝龍顏大悅,到了最後甚至背過身去偷偷拭淚……
溫大人表面上把這份“心意”推給了“全民”,這麼一來,崇禎皇帝在高興之餘又得到了這番完美的說辭,當然也就順理成章、自欺欺人地“笑納”了,甚至打心眼裡故意地遺忘了“賄賂”、“巴結”等等字眼。
慶典接近了尾聲,溫大人滿面春風地看著崇禎皇帝,心道:“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做……更何況是做官?”
送給崇禎皇帝一千多萬兩銀子,看似很多,也幾乎等於大明帝國一年的全部收入了……但是,自己的上司只有崇禎皇帝一人而已,下屬卻有成千上萬!
合這數萬人所送給自己的賄賂的數字,早就遠遠超過自己送給皇帝一人的賄賂了……這才叫一本萬利!
自己“卒於任”的期望,恐怕**不離十了……
就在溫體仁“捋須嘚瑟”的時候,站在他身後的內閣次輔周延儒,一直都盯著溫體仁的後背在看。
周延儒與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王公公交好,因為在王公公眼裡,“東林黨魁”周大人自然是屬於“忠臣”這一邊的。那溫體仁在官場風評極差,加之與自己的死對頭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勾搭在一起,那必然不是一路人……
呃,恐怕後一個原因更主要一些……
所以,溫體仁給崇禎發紅包……呃。不,敬獻金銀財寶的事兒,周延儒一早就透過王公公知曉了。
此刻周延儒心裡腸子都悔青了!唉,那個後悔呀……
尼瑪。薑還是老的辣!溫體仁比自己年長了十歲,果然日子沒活到狗身上去……
眼下溫賊牢牢把持著朝政,那內閣首輔的位置經過這麼一齣戲之後,想必是愈發穩固了。
現在自己再去給皇帝送紅包,不是智者所為。拾人牙慧那都是輕的。往重了說,先前你周延儒哭窮裝寒酸,這會兒人家溫大人一送紅包,你也p顛p顛地跑來送,你這是什麼居心?
周延儒微微嘆了口氣,心裡越發氣苦起來……
這次輔和首輔還是沒得比啊,二把手和一把手撈錢的效率簡直是天壤之別!
像是工部所負責的諸如修橋鋪路的各項建築、製造等公事,經費總有一半孝敬了首輔。戶部乃是掌握錢糧賦稅的,好處就不消說了,隨便什麼地方首輔大人抹個開頭的數字。那就是七八位數的偏差。吏部因為掌管官員的人事升遷、降貶、考核、調任等等大權,大明朝的官員們送來給首輔大人的請託費、關照費多得數都數不清……而這些都還只是一小部分,首輔的收入中最大的一項來源乃是兵部。
由於連年的征戰,軍費是朝廷的最大支出,當然也就成為首輔最大的收入來源了。大明有九邊,相當於九個軍區,朝廷下發的餉銀根本就不會運出京城,而是直接就送進了“該打點的文官大老爺”的倉庫。所有軍餉八成都被各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