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還挺重視的?
不過既然是張力說的,他又豈敢不遵?陳正操上前兩步,朗聲應道:“屬下明白了,這回我團山軍水師戰船全數前往倭國護航,定然彰顯我大明……啊,不,我團山軍的威勢!”
張力微微一笑,點頭道:“我知道你們都看不起倭國……”
頓了一頓,張力自嘲地道:“其實我也看不起吶!不過倭國有銀礦,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銀子,懂不?你嫌多麼?”
陳正操頓時面紅耳赤,賠笑道:“哎呀呀,銀子可不嫌多呢!”
方以智對倭國情況還算熟悉,也附和張力道:“屬下聽說倭國的石見銀山產銀委實驚人,經常鄭家的船隊運一船瓷器去就能運回一船銀子來!”
一說起鄭家船隊,陳正操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先前鄭家透過遼東灣給建奴運送軍火,團山軍水師也是知道情況的,當時陳正操建議襲擊鄭家的運輸船,不過卻被張力否決了。
張力看了一眼陳正操,淡淡地道:“人在做,天在看。。?‘c?o?m?現在咱們海上實力還不是與鄭家一決雌雄的時候,不可操之過急。”
陳正操神色一凜,連聲應諾道:“屬下明白。”
張力又叮囑了兩人幾句,而後親眼看著一包包的布匹往大福船上運輸,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工業革命真的要從祖國這裡開始了!
瓦特明的蒸汽機歷史上是在一百來年以後才會出現,不過自己穿越而來,改變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
譬如武器的改良,糧食的增產,到現在珍妮織布機的大量使用……下一步,也不知宋應星他們能不能搗鼓出蒸汽機?
一百多年後瓦特明的蒸汽機乃是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而在瓦特之前,英國人紐科門在十七世紀末……也就是幾十年後,便會明出原始的蒸汽機。後世將之稱為紐科門機。
正如張力推行的榴彈炮、線膛槍、米尼彈等等,眼下以團山堡只比手工作坊強那麼一點點的科技生產力,一切都必須從原始版本做起。
張力已經畫出了紐科門機的圖紙,交由宋應星組織人馬研。??。?‘這種最原始的蒸汽機離瓦特明的那種還差了很多。細節也不贅述,單隻能效比就很差。然則,終歸是機器代替人力不是?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紐科門蒸汽機最大的弊端就是能源消耗太大……不過現在張力控制的遼東,煤礦那簡直是要多少有多少。而挖煤的漢奸二狗子,那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張力的身子微微有些抖動,假以時日,機器代替人力,必然會讓整個社會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雖說現在只是萌芽,但張力似乎已經聽見,工業大展的腳步聲離自己越來越近。
……
澳門在明朝時期是一個以養蠔為主業的小漁村,“澳”在廣東是特指比較小型碼頭,由於這裡是珠江八個入海口之一,所以被稱為“澳門”。不過澳門在明代史書中記載稱為“蠔鏡”。乃是由於養蠔馳名遠近,而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故而有此一名。
在崇禎朝,澳門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葡萄牙殖民地。因為明政府只是允許葡萄牙人擁有在澳門的居住權,並且劃定居住的地方在澳門南部。說白了,也就是劃一塊地方給葡萄牙人使用。最重要的是,大明在澳門設定有官府,隸屬於廣東管轄。
澳門透過法理形勢成為殖民地的,還是“我大清”在1887年,與葡萄牙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通商是扯犢子的,送土地才是真的,而葡萄牙也正式從法律意義上透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
所以說麼,“我大清”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那尿性實在是一貫如此。被人佔了就佔了,咱不認,留給後人去扯皮……諸如後世東海、南海的問題。而“我大清”卻急吼吼地要與列強籤條約,生怕國內老百姓不知道國土已經“送給”友邦了……
眼下,葡萄牙人雖然只佔了澳門南部,卻也派出了一個所謂的“澳門總督”。名字叫做馬士加路。今兒個澳門總督府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馬士加路大擺筵席,整了個賓主盡歡。
“歡”是“歡”了,可是該談的事情還是要談,故而酒足飯飽之後,馬士加路將遠道而來的客人帶到了會客室,關起門來商議機密之事。
這是一間西洋風格的會客室,房間並不大,卻由於牆壁上懸掛著西洋油畫,而讓人生出了幾分異國的情調。
現在會客室中只有兩人,馬士加路和他的客人。那客人負手而立,正仔細打量著牆上的油畫,臉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