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開始想家,想高齡老母,妻妾兒女,也想到自己有生以來的林林總總,從好不容易掙脫貧窮與飢餓的威脅道宦海的浮沉,乃至從西北轉戰遼東,最後到了此次帶兵勤王。
洪承疇喃喃自語地道:“俱往矣!而今,兵敗被俘,一路北上,竟是要去送死……”
突然間,他覺得不甘心!再一望車窗外的一片略顯枯黃的草原,藍天上偶爾飄過幾朵雲,草原上蒙古牧人放牧的大片牛羊,讓他覺得生出了無限的生機,讓他對生命產生了留戀……
車隊又行進了三五日,抵達朵顏衛建昌城的時候,女真諸葛亮、勸降“三八紅旗手”、拉攏專業戶范文程範先生終於出現了。
而跟隨范文程一起前來的,竟然是禮親王代善和大阿哥豪格,規格乃是除了黃臺吉本人之外,最高標準了!
代善、豪格、范文程等人親自出建昌城三里地相迎,頓時讓馬車裡的洪承疇受寵若驚!(未完待續。)
。。。
。。。
第428章 與虎謀皮
薊遼軍全軍覆滅的訊息傳到遼東的時候,張力正安排完海州衛城的防禦,剛剛返回大本營錦州城中。一看書?·1?·
一收到訊息,張力立刻召集高元良和盧象升前來官廳議事。
隨著團山軍勢力越來越大,地盤越來越廣,張力現在已經很少全員開會。畢竟很多將領都在各自的城池駐防,故而張力很多時候只找身邊最重要的兩人:高元良和盧象升。
兩人剛一來到守禦官廳,張力直接開門見山,將關內生的劇變向二人簡略地說了一遍。高元良以前出身遼東邊軍,乍聽見薊遼軍全軍覆滅,不禁有些黯然神傷。
盧象升聽說祖大壽投降後金國,還得了個“撫遠將軍”的封賞,不由得面露鄙夷之色:“祖氏一族世沐國恩二百年,沒想到祖大壽一朝變節,真乃數典忘祖之輩!”
張力微微頷,他知道祖大壽的先祖是宣德年間便在遼東衛所混飯吃,掐指算來的話,確實有將近二百年了。
接下來,盧象升眉頭微微皺了起來,沉吟片刻,道:“洪亨九素來奸猾,恐怕不會死節。”
亨九是洪承疇的字,盧象升稱呼他的字,說明對他至少目前為止還未投敵還是認可的。壹看書ww?w?·1?k?a看n?s?h?u看·c?c?
高元良一臉凝重之色,道:“士大夫最講究個臉面,那洪承疇官居二品,多次受到皇帝的褒獎,難道真的不要臉面,對韃子搖尾乞憐?”
“大明朝官場之上……要臉的人,恐怕已經很少了!”張力斬釘截鐵的一句話,斷定了洪承疇的下場。
頓了一頓,張力接著道:“洪承疇和祖大壽二賊,他日吾必手刃之!”
張力此話一出,盧象升和高元良又豈敢多言?很快,張力便岔開了話題,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反手遞給了高元良。
高元良和盧象升一同看過之後,頓時大驚失色!
盧象升用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張力。顫聲道:“大人,這……這信中所言,是真的?……”
張力緩緩地點了點頭,沉聲道:“這是團山軍情報部門打探而來。確鑿無誤。”
盧象升整個身子微微出顫抖,顯然這封信觸及到了他的底線……
高元良的反應則要溫和許多,因為他不是出身士大夫階層,就連讀兵書也是跟隨張力來團山堡之後才開始的。?要?看書·1?k?a書n?
張力冷冷地道:“我朝國勢之尊,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這段話是明成祖朱棣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師回朝在北京時說的,也就是所謂“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原文出處。
沒錯,夜生送來的那封密信,彙報的正是崇禎皇帝找大太監曹化淳派人與黃臺吉議和之事!
議和,這等於是打朱棣的臉。違背祖訓!
其實張力很清楚,歷史上關於明清議和之事,主要有兩次。第一次是圓嘟嘟那時,應該是圓嘟嘟私下與黃臺吉接觸,崇禎並不知情。所以圓嘟嘟死的很慘,凌遲……崇禎朝喪師辱國被殺的大臣多了,然而被凌遲的卻鳳毛麟角。
第二次是崇禎末年,兵部尚書陳新甲負責牽頭與建奴暗中議和。這一次,可以肯定以及確定,絕對是崇禎皇帝的意思。不過。陳新甲此人也挺悲催,本來是暗中議和,結果讓他搞砸了。
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