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北往做北虜買賣的商人便雲集於此。
張家口乃是宣府三衛中的軍事重鎮,團山軍護衛隊並不想在那種城市去招人。畢竟官府、軍衛各種衙門的麻煩事兒太多,而興和鎮這種小鎮子就很適合
了。
興和鎮北邊最大的騾馬集市前,澡哥正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團山堡的各種優待流民政策。
然則聽得人並不多,廣大流民似乎對在騾馬市裡面找個差事幹幹更感興趣。
潘霸天看著心裡也著急,不過民事方面張大人嚴令軍人c手,只能看澡哥的手段了……護衛隊嘛,只負責護衛。
‘各位老少爺們,咱寧遠巡撫張大人奉旨屯田,現在寧遠有良田萬畝,都是無主之田呀!‘
‘誰去了就直接分田百畝!‘
‘嘖嘖,你們一去那裡個個都是地主老爺了,吃香的喝辣的!‘
‘張大人免費提供種子農具,賦稅也非常低,只收兩成而已,絕無其他攤派雜役!‘
明朝的賦稅紙面上是十稅一,這在農業社會來說是非常低的了,然而,也只是紙面罷了。
若是真的十稅一,流民還造個什麼反?
大量的攤派苛捐雜稅統統算上,賦稅已經超過產出的七成,老百姓又怎麼活?
秀才、舉人、進士這些官老爺是不用納稅的,所以大量良民便帶著田地投靠到他們名下。
雖然交給官紳老爺們四成左右的收穫,老百姓總也能勉強活下去。
到了最後,國家越來越窮,官紳越來越富也就是一種必然了。
澡哥嚥了口口水,繼續扯起大嗓門喊道:‘大家也無需多慮,在明年秋收之前,張大人出糧食養著你們!‘
‘哈哈哈……‘寥寥無幾的流民聽眾忽然發出一陣鬨笑:‘官*民反的官兒咱見了不少,當觀音菩薩佈施米糧的官兒卻一個也沒見過!你哄三歲小兒呢?!‘
潘霸天臉黑得跟關公似的,流民們忽然意識到了什麼,生生地止住了笑聲。
澡哥臉上也掛滿黑線,這又如何解釋?
張大人開出這些條件,莫說是別人,當初自己都是不相信的。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