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逐鹿青藏 作者:絢爛冬季

遊聖地,曾享有“東方的瑞士”之美譽。克什米爾夏季涼爽,空氣清新。它那高入雲霄的雪景、低深的河流、洶湧的小川、平靜的湖澤和奇異的花果引得無數遊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克什米爾地區以農業為主,主要的農作物有水稻、大麥、小麥等;刺繡、地毯、石刻等手工製品頗負盛名。

由於印巴分治後一直在克什米爾衝突不斷,目前克什米爾經濟凋敝,民不聊生,生態環境遭到巨大破壞,克什米爾地區的雪山、冰川及流經克什米爾的印度河等均受到嚴重汙染,當地居民的飲用水和農作物的生長都面臨直接的威脅。

克什米爾原屬英屬印度的一個土邦,擁有相對的獨立性。1947年8月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土邦王為信仰印度教的哈里·辛格大公,當時他在是獨立還是加入印巴問題上尚未作出最後決定。1947年10月,當驍勇善戰的帕坦族軍隊從巴基斯坦西部邊界地區突入克什米爾時,哈里·辛格不得不作出抉擇決定同意加入印度。印度隨即迅速派遣軍隊進駐克什米爾。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印軍把帕坦人和增援的巴基斯坦軍隊推回到緊挨著克什米爾谷地的西部地區。

1949年1月,透過聯合國的調停,印巴劃定了“實際控制線”,它起自查謨和阿克努爾的西邊,蜿蜒向北,到達蓬奇和烏里的西邊,向東轉彎到達卡普瓦拉北邊,然後到達格爾吉爾正北的一個山峰。這條線向北拐,直達沒有劃定停火線的錫亞琴冰川地區。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分為兩部分:自由克什米爾和北部地區,佔克什米爾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爾正式稱為查謨和克什米爾,佔克什米爾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為斯利那加。第一次印巴戰爭後,雙方開始在實際控制線沿線和控制區內重兵佈防。印度常年部署有12個師,巴基斯坦則駐防有17個師,形成軍事對峙狀態。

克什米爾土邦王哈里·辛格在加入印度後不久被其反對派———查謨和克什米爾國民會議黨領導人謝赫·阿卜杜拉取代,後者領導了第一屆查謨和克什米爾緊急狀態政府。印度給予其管轄的克什米爾特殊地位,即印度只負責克什米爾的國防、外交和交通,其他方面均由當地自治。1953年,阿卜杜拉因主張獨立被印方投進監獄,其位置由親印的政治力量代之。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後,阿卜杜拉再次復出執政,並極力維護克什米爾的自治。1977年,克什米爾開始實行民主選舉,阿卜杜拉領導的國民會議黨贏得邦議會的多數議席。1982年謝赫·阿卜杜拉辭世,其子法魯克·阿卜杜拉繼位,開始疏遠英·甘地政府,遭致打擊,1984年失去克什米爾首席部長職位。1986年在拉·甘地執政時復位。1990年克什米爾實行“邦長統治”後,邦長賈格莫汗直接控制了該邦。1996年10月,印度決定在克什米爾成立民選政府,法魯克·阿卜杜拉重掌權柄,組閣執政,直到現在,也一直由阿卜杜拉家族把持著朝政。印控克什米爾的主要反對黨是“泛黨自由大會”,該黨主張查謨和克什米爾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雖然被劃分成兩部份,一份屬印一份屬巴,但也還有第三股力量存在,那就是獨立派。當年的哈里,辛格王在臨終時後悔不已,後悔沒有在大國的支援下直接獨立,鬧得現在一個克什米爾被分成兩塊,國不國家不家的。辛格王在臨終時囑咐後世子孫,一定要抓住機會,把兩塊克什米爾統一起來,成立一個獨立的克什米爾王國。

現在,雖然近百年的時間過去了,但辛格王的後代仍念念不忘成立一個獨立的克什米爾王國,也一直在暗中尋找機會。他們也知道,沒有大國的支援,單憑他們的力量,是掰不開那兩隻牢牢地捏著他們的手的。

但是,在這近一百年的大國博弈格局中,克什米爾一直無足輕重,而且,這地方除了一點旅遊資源之外,什麼都引不起大國的興趣,她不像中東,有豐富的戰略資源——石油,也不像馬六甲海峽,是一條扼守咽喉的戰略要道。

機會終於來了,山姆有一天突然在地圖上發現了克什米爾。不由得驚喜不已,就像當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一樣,他發現了克什米爾的戰略價值。

第十節 克什米爾公主 二、魂斷斯卡都

10、克什米爾公主 二、魂斷斯卡都

山姆靈機一動,如果扶持克什米爾獨立起來,這不等於在中國的後院燒起了一把火,將更加有助於美國對青藏高原的佔領,而且一舉三得,即可牽制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可在南亞培育出一個親美的國家。想到這,山姆不由得大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