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生活在宮中,與外面的世界沒什麼聯絡,這些訊息如同天邊的雷聲一樣,隱隱約約地傳來,雖然不真切,卻仍然能感到其中的力量。王離畢竟不是從小在宮中長大,尤其參加了平定楚國的戰爭,知道文治武功背後還隱藏著血腥與無辜。作為秦軍軍官,王離不是看不到那些血腥和無辜。但他明白自己沒有別的選擇,秦國也沒有別的選擇,他將註定在強盛與無辜之間不斷地徘徊,艱難地做出抉擇,並且押上自己對於天命理解的賭注。
那是半年前,皇帝出巡西北邊陲,到達了北地郡。這天,他把隨行的丞相王綰,國尉蒙武,大司馬令屠睢等一干人叫到了車子裡。
嬴政就像個喜歡探險的年輕人,用興奮的語調問道:咱們從明日起,就越過長城,到長城外面的地方看看怎麼樣?
第七章 祭與魅(10)
蒙武說道:匈奴十幾萬騎兵行動迅速,來去如風,長城以外的地區很不安定,陛下去了會很危險。
嬴政的臉色一沉,盯著屠睢,問道:大司馬令,你看怎麼樣?
屠睢冷靜地回答道:國尉說得很對。
平心而論,蒙武說得實事求是。因為國尉府的軍人清楚地知道,匈奴人以騎兵為主,十幾萬騎兵的戰鬥力是空前的。秦國雖然有步兵百萬,但騎兵才不過五萬。一旦皇帝出了長城,來到草原上,秦國的軍隊顯然不能保證他的安全。
嬴政的臉色越來越不好。他陰鬱地說:把秦國的地圖掛起來,蒙武,你來講講秦軍在西北一帶的防禦情況。
過了一會兒,國尉府的人找來秦國地圖,掛在嬴政面前。
嬴政掃了那面地圖一眼,冷冷地問道:這就是國尉府繪製的秦國地圖?在你們的頭腦裡,難道這就是大秦國的全部國土嗎?西北的長城以西的河套地區為什麼沒有繪進去?東南沿海的百越一帶為什麼沒有繪進去?看了這張圖,我就知道你們的日子過得有多輕閒。
嬴政說完,低頭不語,顯然,他是極力在剋制自己,一隻手還是在微微發抖。他抬起頭,陰冷地掃了一眼蒙武,又低下頭。過了片刻,他聲音顫抖著說:你們都是秦國、秦軍的精華,參加了平定六國的戰爭,可是在匈奴人面前竟然如此膽怯如鼠。我身為秦國皇帝,竟不敢踏出長城半步,而匈奴人就在百里外的草原上游蕩,搶掠大秦國的郡縣。秦國的北疆有這樣大的憂患,國尉府的地圖卻沒半點反映。你們怎麼配被自己的子民稱為丞相、國尉、廷尉、少府,怎麼敢拿秦國給你們的千石、萬石俸祿!你們辜負了朕,辜負了秦國的祖先!
皇帝喘了口氣,又聲嘶力竭地說:你們把多少代秦國人以生命和鮮血捍衛的精神丟到哪裡去了?在我的頭腦裡,秦國是天下最強盛的國家,秦軍是天下最強大的軍隊,可你們辱沒了我的厚望,你們把秦國、秦軍的傳統丟進了糞坑裡!
蒙武等一干國尉府的武官低著頭不說話。皇帝餘怒未盡,吼道:國尉府馬上給我繪製新的秦國地圖,並且迅速擬定北擊匈奴和平定百越的作戰計劃,三年之內要完成作戰準備工作!
過了一會兒,皇帝的語氣有所緩和,說道:想想你們的前任白起、蒙驁、王翦他們,想想秦軍的光輝歷史和傳統,拿出秦國武將的勇氣和謀略來,不要讓朕再看到你們畏畏縮縮的樣子。
這些話,在皇帝后面幾步遠的王離聽得很清楚。平心而論,皇帝這樣評價他的武將們是不公正的,在對匈奴騎兵和秦國軍隊的理解上,國尉府軍人的頭腦是清醒的。多年戰爭的殘酷現實使他們必須知道,什麼樣的仗可以打,什麼樣的仗不能打。
不過,這番話還是深深震撼了王離。從沒有人把秦軍的傳統解釋得這樣讓人吃驚,動人心魄。最重要的是皇帝敢與匈奴人一爭高下的決心,讓王離覺得,秦國、秦軍當中的確有著他最後的宿命。在這最後的宿命面前,他是沒有選擇的。
這半年裡,嬴嫵也越來越多地走進王離的生活。有時,她會在王離曾經巡邏過的路線上等一天,只為了能夠見上王離一面。禁軍的巡邏路線有上百條,每支隊伍、每個郎官都不知道當天的巡邏路線是哪一條,所以,嬴嫵等上一天也可能看不到王離的蹤影。不過,一見到了王離,她就會驚喜地等著他走近,對他笑,攔住他說幾句話,這一天她便會很快樂。 。。
第七章 祭與魅(11)
有時,她會讓內宮太監把一些心愛之物,好玩或好吃的東西送到王離的小院子裡,而只說是宮中某人送來的。日子長了,王離心中越來越不安,公主毫無顧忌,自己卻從未想過會和這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