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章《蜀中對》,敬請期待!
………【第十六章 蜀中對】………
親們,捧個人場吧,給個推薦,收藏啥的,行不?
――――――――――――――――――――
第十六章蜀中對
“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信仰缺失、內憂外患”張泰答道。
唉,中正長嘆一聲,自知事實如此,但仍不甘心的問道:“張兄,可有解法?”張泰哈哈一笑,言道:“我一小小商人,豈能越廚代庖?”
中正又是起身鞠躬請教道:“豈不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還望張兄不吝賜教。”
“也罷,中山先生為國為民,今天索性說與你聽,”
張泰裝B的抓起桌子上三個杯子說道:“一、北方現有雄兵百數十萬,雖內部派系迭生,然背後英日俄帝國黑手顯現,暫不可與之爭鋒,此不能矣;二、巴蜀之地,偏遠隔絕,軍閥叢生,年年征戰,川地之民,苦不堪言,早已不堪重負,此不通矣;三、上海蘇浙,繁華富足,然民風柔弱,且西洋各國視為自家後院,不容他人染指。此不成矣。”說道這裡張泰忽然不語。
中正聽得一臉慘白,內心卻激盪不已。此人當真有經天緯地之才,剛才寥寥數語,當真字字珠璣,振聾聵,諸葛孔明當年與劉玄德不就是一番隆中對之後,方得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嗎?中正站起身來,再次一輯到地,眼含熱淚:“先生,為了這五千年泱泱中華之文明,為了這千百萬公里土地上的億萬子民,請教我!”
張泰一看這陣勢,好傢伙,玩大了,後果看來很嚴重。不得不繼續裝B:“罷罷罷,都與你說吧,成與不成,一切悉聽天命”
“多謝先生垂憐。”中正感激涕零。
“現如今,東不成,西不就,北不能,天下之大,唯一處之地君可使也”張泰故意停頓一下看著中正巴巴的眼神接著道:“那就是廣東!此地臨海憑風,交通便利,民風剽悍,且於清末時期就已接觸海外,民智已開,雖有滇桂軍閥當道,但畢竟屬外來之人,廣東之民早有不滿,貌似強大,實則不堪一擊。只是無人細細籌劃,只等時機成熟,一人登高一呼,必能群起響應。此後以廣東為基地,則大事可成矣。”
張泰心想,老子今天是不是說得太多了。呵呵,不過這些事情在明年都會出現。中華革命黨改組為國M黨,就在明年年初,說不定中山現在在上海就已經考慮這事了。然後明年陳炯明就會籌備動驅陸大戰,直到中山回到廣東,然後建立黃埔。這都是你們自己會搞的,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而已,嘻嘻。
果然,中正後來回到上海,拿出這套理論,終於得到中山的青睞。本來對於他沒能在四川辦好事還有些不滿,不過聽到如此理論,終於心中暗暗加分不少,至於是不是這時候開始預設了其為接班人,那就不是很清楚了。
這風頭出得的確很牛x,當然引得另外有一人是暗自憤恨不已的,心中誓終其一生,誓要與他作對到底,不用說,地球人都知道是誰――中國第一大漢奸,汪精衛,汪帥哥。
唉,一屁股歷史爛帳,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說不清楚了。
“先生大才啊,聽先生一席話,眼前困頓,豁然開朗,猶如拔雲見日,終見晴天啊,多謝先生,請受我一拜!”中正道完,不由分說的又是一拜。
張泰慌忙謙讓不已。
“先生如此大才,卻埋沒在這偏遠之地,整日裡與商賈為伍。不如隨我一道,返滬而去,投了中山先生,好為這苦難的民族,盡一份力啊。”中正誠懇的邀請道,“也好讓我等時刻聆聽先生的教誨啊。”
張泰一想,我和你一起到上海,然後到廣東?先不說你們那內部,派系橫生、諸多的是非,我躲都來不及,我可沒有你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政治手段,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算是成功加入國M黨,躲過了是非,我的天,那不是更危險?不是偏安一隅,就是三x五x,我的命還是留給自己掌握吧。何況我的野心沒那麼大,做點小生意,讓二妹家過得好點;厄~~讓龍隱鎮的人過得好點?唉,大不了我讓渝州城的人過得好點?
想清楚前後,張泰哈哈一笑,站起身說道:“你我道路總歸不同,你求的是軍法治世,我行的是實業救國。然朗朗乾坤,悠悠天道,終是殊途同歸。亂世英雄,自然你來當,勢利商人,我來!。”
什麼是霸氣,這就是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