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著眼,從事物之間的聯絡著眼更合乎辯證法的精神。就像中醫治病是全面考慮、多方照顧,一服中藥,藥分君臣,症治關鍵,醫頭痛從腳上下手,較西醫的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更合乎辯證法。

總之,我認為,西方形而上學的分析已快走到盡頭,而東方的尋求整體的綜合必將取而代之。以分析為基礎的西方文化也將隨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綜合為基礎的東方文化。“取代”不是“消滅”,而是在過去幾百年來西方文化所達到的水平的基礎上,用東方的整體著眼和普遍聯絡的綜合思維方式,以東方文化為主導,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華,把人類文化的發展推向一個更高的階段。這種取代,在21世紀中就可見分曉。21世紀,東方文化的時代,這是不以人們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1)

此文原為國家教委主持的1989年五四科學討論會而作。當時限於時間,未能暢所欲言。最後一部分顯然給人以倉促鳴金收兵的印象。我對於文化問題涉獵不深。此文所談的看法,知音恐亦不多。但我自問立論是公允有據的,絕非一時心血來潮而發。對當今社會上氾濫的“月亮只有外國的圓”的思潮,即使不能是一聲斷喝,至少也能起振聾發聵的作用。既然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有益的,我就希望多多益善地讓人能夠了解我的看法。適值中華書局徵稿,我對文化問題思考的那一點本錢已經用光,“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比較好的文章來了,在再三考慮之餘,決定以此文濫竽。但又不能原封不動端上去,於是就把舊文加以充實、擴大,增加了一些新東西,觀點則原封不動。以此祝賀中華書局成立八十週年。

最近幾年,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文化熱”的高潮。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在接受幾十年來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大家都認識到,文化建設的任務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我想大家都會同意,人類歷史上任何社會,都不能專靠科技來支撐,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建設,我們今天的社會也決不能是例外。

在眾多的討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問題的論文和專著中,有很多很精彩的具有獨創性的意見。我從中學習了不少的非常有用的東西,我在這裡不詳細去敘述。我只有一個感覺,這就是,討論中國文化,往往就眼前論眼前,從幾千年的歷史上進行細緻深刻的探討不夠,從全世界範圍內進行最廣闊的宏觀探討更不夠。我個人覺得,探討中國文化問題,不能只侷限於我們生活於其中的這幾十年、近百年,也不能侷限於我們居住於其中的960萬平方公里。我們必須上下數千年,縱橫數萬裡,目光遠大,胸襟開闊,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問題的全貌,而不至於陷入井蛙的地步,不能自拔。總之,我們要從歷史上和地理上擴大我們的視野,才能探驪得珠。

我們眼前的情況怎樣呢?從19世紀末葉以來,我們就走了西化的道路。當然,西化的開始還可以更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明末清初。但那時規模極小,也沒有向西方學習的意識,所以我不採取那個說法,只說從19世紀末葉開始。從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來看,從全世界文化交流的規律來看,這都是不可避免的。近幾百年以來,西方文化,也就是資本主義文化,壟斷了世界。資本主義統一世界市場的形成,把世界上一切國家都或先或後地吸收過去。這影響表現在各個方面。不但在政治、經濟方面到處都打上了西方的印記,在文學方面也形成了“世界文學”,從文學創作的形式上統一了全世界。在科學、技術、哲學、藝術等等方面,莫不皆然。中國從前清末葉到現在,中間經歷了許多驚濤駭浪,帝國統治、辛亥革命、洪憲竊國、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西化的程度日趨深入。到了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從頭到腳,從裡到外,試問哪一件沒有西化?我們中國固有的東西究竟還留下了多少?我看,除了我們的一部分思想感情以外,我們真可以說是“全盤西化”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2)

我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我認為,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無論如何,這是一件不可抗禦的事。我一不發思古之幽情,二不想效法九斤老太;對中國自然經濟的遭到破壞,對中國小手工業生產方式的消失,我並不如喪考妣,惶惶不可終日。我認為,有幾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國,如果還想存在下去,就必須跟上世界潮流,決不能讓時代潮流甩在後面。這一點,我想是絕大多數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