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定的價錢給了錢就叫他們走了。
這幾日時常瀰漫結婚和喪禮的音樂,結婚時候還好一點,喪禮的音樂最可怕,讓人聽了想吐。作為納西男人的代表,精通音律,梳妝打扮,琴棋書畫,平日溫柔平靜的林貴兒,聽到這令人嘔吐的喪曲,竟爆出“走開,這晦氣的鳥叫!聽我正宗的納西古樂!”
於是撥開那些毫無情感的吹奏者,獨自一人演奏二胡。伴著動情的表情(落下眼淚),煽情的和唱(夾雜哭聲),在沒有人死的情況下,這番表演讓周圍的人大笑起來,可是隨後的情況卻發生了驟變,個個竟都陷入了傷逝。多年前傾聽莫扎特,先是玩笑,後是真情,多年後幾萬百姓聽趙詩人朗誦孔爺爺的祭詩時也是如此,先是嘲笑,後是共鳴。
從此之後,林貴兒結束了不務正業的階段,開始進入了教授音樂,傳遞古典的階段,雖然還是有好多人看不順眼,但是隨後的歷史證明,他將成為九曲城新時代音樂之父。
除此之外,孩子們還喜歡聽莫扎特和貝多芬。晗子憑藉自己所學的C++語言,編了一個響鈴的程式,每隔一個鐘頭會響一下貝多芬的曲子,代表下課,而上課則用莫扎特曲調娓娓道來,毫無強制的意味。孔爺爺建議說能不能在語文課的時候,用《高山流水》和《廣陵散》當上下課的鈴聲,晗子笑著說當然能,中西合璧,最好最好。
至於為什麼要用貝多芬的曲子作為下課的曲調,那是因為晗子覺得下課必須興奮起來,在河邊去看風景,看飛鳥聽流水,伴隨著激越的貝多芬旋律,那些水浪打在石頭上,孩子們個個豪情滿懷。
除了音樂課之外,還有飼養課,因為孩子上山抓野物收穫很多,兔子和野鳥,最近又抓到了一隻小野豬,孩子們分了一部分心思在這些東西身上,好似它們是孩子們的寵物一樣,牽腸掛肚。
除了思慕、和睦等人沒有寵物之外,其他人都有。大家千方百計地找屬於自己的寵物,飛禽走獸樣樣都有,簡直可以辦一個小型的動物園。孩子們下課都除了去河邊感受自然氣息,還時常圍在籠子邊觀看兔子、小鳥、松鼠的生活規律,晗子按照大家的要求抽了一個時辰讓大家餵養動物,寫觀察日誌,同時講一些動物方面的知識,晗子經常組織大家去看《動物世界》,瞭解動物生活習性及其飼養辦法,傾聽趙忠祥老師溫厚的聲音。
這個學期又開了一些新的課程:數學、誦詩課。數學課按照晗子以前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方法來教,只不過讓孩子們用了一些新的工具以及理論實踐結合而已,孩子學簡單的數字當然不肯能每個人都有先進的計算器和演算機,但是做加減法就地取材還是很不錯的,比如拿火柴或者一小節的棍子當一個數,1就用一根火柴,1+1就左邊一根火柴右邊一根,然後合攏在一起是幾根就是幾。再有村人春天種了很多菜,要上街去賣,這時候小孩就跟著去,付錢結賬的時候發揮自己數學方面的才智,孩子們都做的不錯。就是詩科有點不懂,跟著媽媽去,竟然把20乘以5當成是250而被人家笑成250。但是自己有計算機在手,自然不能不充分利用,每次都拿學習半個小時膝上型電腦為獎勵。多年以後,他們用放電影激勵法,給大家放了一個《A beautiful mind》的電影,大家對於數學家經濟學家約翰納什頓時心生崇敬,曾經一度形成了學習數學的風潮,有好幾位孩子走上了系統學習數學原理的道路,進入了數字和邏輯世界。
誦詩課當然是以簡單為主,主要是朗誦一些簡單的唐詩和現代詩。這讓詩科長了自信,因為他自己覺得書上的詩還沒有自己出口而成的詩有水平。這課由孔爺爺講,可是單講就了意境,詩就是死的,所以這學期最沒意思的就當屬誦詩課了,不過每週也定期一次領大家到村上的瀑布邊上去吟詩頌詞,藉以親臨其境,獲得詩歌的魅力。《霸王別姬》是一群練說學逗唱的戲人臨風而立,此時卻是一幫吟詩頌詞之人。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九章:別具一格的探險
不過這個學期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是每月幾次的一項探險能力培養課。這課計劃本來是沒有的。晗子和孔爺爺都覺得這課危險性太大,不符合安全第一的法則。那這課是怎麼來的呢?細細想來還是源於輝子叔的一次發瘋。
輝子叔那次發瘋緣於上樹採桃。別人都在採桃,家裡人擔心他上了樹跳下來,沒有讓他上去,不想他卻一個勁地說看見樹上有個女人,那人就是他日日不忘的“雪女”,他穿著一身白衣,在樹枝上展開雙臂,好似卡泰蘭《C夫人》中的那個女人。
一個勁地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