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地下室 作者:上網找工作

郭敬明“島”特別策劃:地下室 作者:BENJAMIN

《地下室》序一:地下室裡的天國(1)

文/郭敬明

01

是夢想與現實的廝殺吧。

在我們年輕的時光裡,總是會出現這樣的時候,我們覺得理想中的世界光芒萬丈,而現實卻一片灰暗到處是低矮的牆。幻想裡的我們都是最自由的天使,四處飛翔,而現實裡,卻只能沿著低矮的牆揹著沉重的書包低頭行走。

在我們年輕的時光裡,總是會有爭吵,憤怒,失望,沮喪,難過,憂傷,懷念。在那些安靜的青春時光裡,我們覺得這樣的情緒是可以陪伴我們直到終老的。可是誰都不知道,隨後是那樣漫長的一生,足夠消磨掉心中所有洶湧的情緒,讓吶喊變成沉默的表情。

02

亞飛,小甜甜,小航,所有人的故事都是熟悉的,卻帶著一種陌生感。他們像是活在電影裡的人,像是一些懸浮在空氣中生活的人,又遙遠又虛無。

當我們因為他們的開心而開心,因為他們的難過而難過的時候,竟然有了一種虛弱的無力感。有時候忍不住想,他們是誰呢,他們活在世界的哪個地方?

03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在長沙,五月快要結束了。長沙綿綿不絕地下著雨,空氣像是潮溼的棉絮一樣陰沉沉的讓人難受。

望著酒店外面溼漉漉的街道我竟然沒來由地一陣傷心。

其實我應該很熟悉《地下室》裡的生活,我應該很熟悉那些鮮活的面容,可是,當記憶抵達多年前的深夜時,當記憶抵達那一個沒有開啟、落滿灰塵、裝滿搖滾CD的很舊的抽屜時,當記憶抵達多年前我丟滿一地的搖滾雜誌時,當記憶抵達多年前我和那些已經失散的夥伴一起唱歌喝酒的日子時,我竟然像一個惶恐的小偷般無法言語,像是偷來的一段別人的記憶,記憶中的種種種種全都不是自己。

我所熟悉的強烈的重音,不屬於我自己。

我所熟悉的昏暗的閣樓和地下室,不屬於我自己。

我所熟悉的那些長頭髮的男生和倔強的女生,不屬於我自己。

那麼,他們屬於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呢?

04

最早是看BENJAMIN的畫,那個時候我在唸初中,即將升入高中。那個時候總是在想,這個畫著一手好畫的人,究竟是在怎樣地生活著呢?是和我們一樣碌碌無為地生活呢,還是像個俠客一樣光芒萬丈呢?

而當我長大之後,當我的名字在別人耳朵裡不再只是一個名字那麼簡單的時候,當大多數人都不會再把碌碌無為這個詞語用在我身上的時候,我終於認識了這個我在中學時代最喜歡的畫者。

我對BENJAMIN的認識在很多的地方都聊起過,在《島》裡面也經常說起。落落也是我們共同的朋友,很多次我去北京,忙得不得了,給BENJAMIN發訊息,說不好意思太忙了,可能都來不及聚一下。不過每次BENJAMIN都會自己打車,從很遠的地方到我住的酒店看我,順便聊聊天。

慢慢地接觸之後,BENJAMIN在我眼中不再是那個另類的叛逆的人,而是一個最最真誠的人,是用最大的力量來熱愛生活、來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在別人玩世不恭的時候,他會保持最嚴肅的表情。當別人成為金錢和名牌的奴隸的時候,他像不屬於這個城市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很多時候當我和落落、BENJAMIN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當我和落落表達對這個世界的失望的時候,BENJAMIN仍然對這個世界充滿最純真的理想。有時候都覺得這樣的人應該是活在童話裡的,他不屬於這個世界。就像是地下室裡面的那些人,他們應該都是屬於白色天國裡的天使,他們不應該降落到人間來經受磨難。

05

看完這本小說的時候,心情是沉重的。

它不像我和落落的小說一樣是直接地擊打人的淚腺,不是情節跌宕起伏辭藻華麗文風獨特的小說。它像是黑夜裡最最深沉的大海,當所有的人都覺得它在沉睡,它波瀾不驚的時候,其實在表面之下內心深處,是錯綜複雜的暗湧,是時寒時暖的洋流。

那些細節和那些最傳神而直接的描寫,那些散落在書裡每一個地方的生活氣息,那些讓人看完心裡壓抑地不發一言卻掉不出一滴眼淚的描寫,它們是屬於BENJAMIN的。

相對我文字裡風花雪月的憂傷來講,那些潛伏在BENJAMIN文字裡的沉重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