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很認真的給蘇菲科普。
“難以想象,就這私兩枚銅錢就價值數百萬!”蘇菲好奇地把玩這兩枚錢幣,她不是真正的收藏家,所以對這方面的認識不是很深。但被小薇這麼一說,倒是覺得有些意思了……敢情每件物品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也都伴隨著一段歷史。
“這隻茶盞又有什麼講究?”蘇菲拿起那隻灰黑色的茶盞,實在看不出它有什麼堪比那兩枚古幣的價值所在。
“你先用紗布蘸上油,均勻塗抹在茶盞的內外壁上,然後再用乾淨紗布反覆的蹭……”小薇指點道。
就像是變戲法一樣,在蘇菲的揉搓下,茶盞胎壁上的灰白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是非常純淨濃亮的漆黑色澤,釉面漆黑光亮,光可鑑人。這種黑色非常內斂,透發出一股莊嚴、古典、雅緻的氣息。另外在茶盞的內壁,卻有點點油滴似的斑紋。這些斑紋在揉搓之前,若隱若現,似有若無,非常不顯眼。可是在這個時候,卻呈現出斑斕絢爛的效果,彷彿孔雀翎毛一樣漂亮。
“呃,確實的,用它做貓食碗有些可惜。”蘇菲舉起這隻茶盞,認真地端詳著。自從上次在那個小鎮得到了一筆意外的捐贈,她對於瓷器也有一定的瞭解。不過,要想像專家那樣辨別出它的來歷,那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這是定瓷,北宋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所出的珍品,至於價值嘛……可以說是價值連城。”小薇簡單地解釋了一下定窯的來歷。
“這本書,香祖是誰?”
蘇菲又拿起了那本書……這是一部手稿,儲存不是很好,在手稿的前半部,有明顯的由於蟲蛀、汗跡、油漬、灰塵等物所引起的黴變,很多字型都變得模糊不清,難以辨認,下半部的品相倒是不錯,只是語言是用文言文的形式書寫的,隱晦難懂,並且很多繁體字莊睿也不認識,只能是連猜帶蒙的看下去,大致意思倒也搞清楚了,其內容包羅廣泛,多為作者論衡其說,抒個人情懷。手稿的後幾頁,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