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被記者們攔了下來。
第三百零九章 三搭錯車首映(三)
翌日,香港、新加坡、臺灣等地的各大媒體爭相在頭版釋出這樣的新聞:
《搭錯車》取得重大突破,魔音少女再創奇蹟!
劃時代的《搭錯車》,劃時代的歌舞片!
《搭錯車》的公映盛況空前,當晚首映票房突破二百萬!
16歲女導演傾情演繹,家庭、事業和親情的衝撞地!
香港《新星日報》指出:蘇菲的《搭錯車》是第一部如此成功的演繹單親家庭情感的電影,《搭錯車》一夜之間紅遍港臺,更多是應求了這個時代年輕人的迷茫心理,以及遭遇生活挫折後返璞歸真的情懷。對於觀眾們來講,面對這些幻滅欲十足的生活現實展現,則也都感受到了這種從理性砸向決絕,再從忤逆跌向理性的寫實力量。儘管結局有些老套和悲愴,但電影傳達出來的親情和關愛無可替代,其圖騰意義更是毋庸置疑。
《明報》報道:《搭錯車》描寫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宿命與心理的皈依,同樣也是有忤於現代理唸的一番感悟、一段追溯、和一股按耐不住的衝動。
昨晚全港各大影院掛出‘滿座’的告示,成千上萬的影迷就像發瘋一樣向電影院,一度造成電影票告罄,影院不得不立即連夜製作門票,以慰籍迫不及待的影迷們,這在香港電影史上是第一次,《搭錯車》魅力非凡。
相比起美國媒體的謹慎和挑剔,香港媒體對於蘇菲的追捧已經到了讓她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程度了,他們用大量篇幅回顧蘇菲加入娛樂圈以來的成就,一面用大量讚美之詞稱讚蘇菲的表演,諸如‘登峰造極’的表演藝術、‘大膽創新’,將太空舞和中國舞蹈結合,‘名符其實’的編導藝術,充滿魅力的歌曲演繹……
一時之間,《搭錯車》席捲港、臺、新,整個院線市場。票房成績喜人,並且這種趨勢蔓延到相鄰的東南亞其它國家。
新加坡。
為了趕場,有不少地方造成暫時性的交通堵塞,這在新加坡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以至於當地政府不得不在夜晚出動精力維護各大影院的秩序,疏導交通。
在菲律賓,《搭錯車》更是了不得,上映一週後,就打破了本國票房記錄,菲律賓電影界立刻要求政府減少該片播放的次數和影院。以此來保護本土影片不受港片搶奪資源。
兩週之後。夢工廠(香港)方面開始召開記者釋出會。宣佈旗下《搭錯車》票房在短短兩週內打破800萬港元的記錄,而且最新訊息透露,香港各大影院繼續放寬上映時間,由最初的一個月增加到四個月。相信這個票房記錄還會重新整理到讓人咋舌的地步。
現在全香港市民茶餘飯後都在討論《搭錯車》,《搭錯車》的原聲唱片和磁帶銷售火爆,大街小巷之中,到處都在傳唱‘請跟我來’,‘一樣的月光’,‘酒幹倘賣無’,‘是否’,這些歌曲在電臺的點播榜單上也是名列前茅。
記者總在愛做比較的,他們在蘇菲這邊已經找不到合適的突破口後。便開始轉向夢工廠的競爭對手。邵逸夫當然是首當其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和夢工廠(香港)也算是合作伙伴關係,這些年雙方合拍了不少的電視劇,但夢工廠(香港)也從無線挖了不少的角色,尤其是在佳視成立之後。雙方的合作關係不是那麼親密了。不過,六叔還是很有風度的,對這部電影給予了極高的讚譽。
另外一個採訪物件當然是鄒文淮。
事實上鄒文淮這段時間不太好過,原本嘉禾就在追趕夢工廠(香港)的腳步,不想被甩得太遠。但《搭錯車》橫空出世,各種新聞報道都在用資料說明著《搭錯車》所取得的成績,極大的刺激了他的神經,讓他寢食不安。特別是當他聽到這部片子兩週就打破了800萬票房的時候,他的煩燥已經達到了頂點。
不過,鄒文淮也知道,那些新聞記者肯定不會放過撩撥他的機會,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出擊。所以在經過綜合考慮之後,他決定發表一篇長評。
鄒文淮現在想得非常明白,蘇菲的崛起和成功不是偶然,那些曾經預言蘇菲是曇花一現的人,現在都已經閉嘴了,如果蘇菲現在的表現是曇花一現,會有許多人希望做這朵曇花的。所以鄒文淮也想以一個資深電影人的身份認真做一下剖析。
鄒文淮的文章是用羅維親自送到《明報》的,第二天《明報》便在醒目位置刊登了這篇文章。
“港片改革創新勢在必得,觀《搭錯車》所感。”
“無論哪個地域,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