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3 / 4)

小說:奔騰入海 作者:熱帶雨淋

“八閩齊念‘山海經’,向綠(山)藍(海)兩大‘銀行’要財富”,這是年中福建提出的戰略;“當晚劃定,半夜就幹”,這是87年廣東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罕有的快節奏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一種對空間的開拓渴望,成為民營企業大潮湧起的推動力。但是,源於簡單空間佔有慾望的推動,帶著濃重的自然經濟色彩。恰在這時,市場介入了。它以巧妙的拉力,把興辦民營企業的浪潮帶動起來,一經與市場結合,便由一般的空間擴張,轉向目的性極強的商品性生產。這種新的趨勢,在市場開放得較早、發育較為充分的東南部沿海(晉江)和江浙地區(寧波),表現得尤為突出。

攥著1萬塊錢,17歲的丁志忠走遍了福建普通海濱小鎮陳埭上的所有鞋廠,挑出600雙他認為最好賣的鞋,乘汽車去福州,然後花48元買了一張去北京的火車票。因為,他覺得“外地人能來晉江賣東西,幾乎什麼都能賣掉,為什麼晉江人不能主動把晉江的商品拿出去銷售?”

初到北京,丁志忠只是在批發市場賣鞋。沒錢租攤,隨便找個巴掌大的空地,鋪塊塑膠布,擺上十來雙鞋,與市場維持秩序的人員打游擊戰:“敵退我進,敵進我退”。這樣提心吊膽的生意並不好做。他將目光瞄上了西單商場,軟磨硬泡商場負責人。商場負責人反問他:“你才多大啊?就來做生意。”嘴硬的丁志忠就說自己20歲了。儘管負責人並不相信這個虛報的年齡,但連續一個多月的努力,他如願以償地將晉江鞋擺進了西單商場。在此之後,丁志忠拿下4000多個銷售終端,北京所有的商場都擺上了晉江鞋,其中包括被稱為北京最權威也最難打通的銷售通道:王府井商場。

從闖蕩京城的鞋販到如今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導者,丁志忠的人生軌跡折射出商業環境的變遷。而同年鄭堅江的崛起,則代表著浙商中的“寧波幫”的異軍突起。

2008年,丁志忠參與泉州站聖火傳遞奧運火炬

外界給了鄭堅江太多的問號:低調、內斂?還是張揚、狂妄? 是梟雄?還是英雄?是“洗牌”高手?還是行業的“攪局者”?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1987年,25歲的鄭堅江只是一名汽車修理工。與上述人一樣,大家眼中的鄭堅江是一個沒有經歷沉澱、沒有資本積累、沒有經營經驗的“毛頭小夥”。

經濟學上,存在機會與資源的互補性的怪圈。很多人搖擺於政策,不敢輕舉妄動。所以,處處留下了挖掘利潤的盲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賺得盆滿盈缽。可由於缺乏殷實的經濟鋪墊,機會茂盛的地帶,也存在著資源不足的尷尬。但無論如何,就是這個“毛頭小夥”毛遂自薦,承包了一個只有七八個人、負債卻高達20幾萬元,牛棚裡的鄉辦小廠,生產電視機天線、電能表罩殼等產品。在銀行門口睡了一個星期,貸到3000元;向本地企業借廠房,不惜放下顏面。因為忽略捕捉市場資訊,上萬元的貨物推銷不掉而堆積;因為缺乏經驗,電錶被送廣東後拿不到一分錢,卻無可奈何……

1987:拉開狂歡的序幕(2)

21年後,牛棚廠變成了總資產達42億元的奧克斯集團,其生產的三星電能表佔據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鄭堅江資產過億。

經濟發展不僅給企業家、企業這樣的個體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某些地區都發生著改革開放所帶給他們的鉅變。9月26日,*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建立海南省及其籌建工作的通知》。《通知》說,考慮到海南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務院提議將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成立海南省:

(一)海南建省後,其地方行政體制的設定,要從海南的實際情況出發,符合改革的要求。

(二)為有利於海南的統一開發建設,中央和廣東在海南的企業、事業單位,原則上下放給海南省。

(三)海南建省後,有關財政基數的劃分問題,應按照兼顧廣東和海南的利益、基本不增加中央財政負擔的原則辦理。

(四)海南建省後,各級機構的設定和人員編制的確定,要符合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

(五)海南的開發建設,必須立足於海南的資源優勢,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同時大力吸引外資,特別是要注意引進港澳的資金,逐步建立起具有海南特色的外向型經濟結構。為此,國務院將給海南省更多的自主權,規定更為優惠的政策,使海南省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六)成立海南建省籌備組。在籌備建省期間,海南行政區黨委、政府的工作,在籌備組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