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4)

小說:重生之帝女謀略 作者:匆匆

順勢伸到她的衣物下撫摸起來。

她斜睨他一眼,輕輕嬌吟一聲,罷了,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那她就不操心了。

翌日,皇宮裡的甘薯宴如期召開,隆禧太后、皇帝高坐在上方,靖王、忠王等宗親都坐在下方的左手邊,右手邊卻是以梁博森為首的官員。就連明福公主也撒著嬌硬是來湊熱鬧,瞟了一眼坐在隆禧太后下首處的李凰熙姐妹,鼻子一哼高昂著頭看向別處。

李安熙拉了拉姐姐的衣袖,悄聲道:“這個公證堂姐最是讓人厭僧。”在宮裡只要一遇上這個公主堂姐,那麼她必定會遭殃。

李凰熙摸了摸她的頭,同樣小聲道:“既然她討厭,那麼我們就不進她好了。”

李安熙一聽,似乎得到了一種隱秘的快樂,小嘴兒笑得越來越開,竟然也大著膽子回瞪了一眼明福公主,氣得明福公主臉色鐵青意圖發作,只是礙於父皇,不敢胡亂作為。

李凰熙起身道:“皇祖母,在試吃開始前,臣孫想要當眾為皇祖母與皇叔親手煮甘薯,還請皇祖母應允。”

隆禧太后欣然應允,下方的宗親與官員都側目看上來。

靖王卻是掃視她一眼,眼裡有著嘲弄,這個侄女倒是天真得很。

夾在宗親當中的清王李蒜卻是暗暗打量這個堂妹,她坐的位置真的很特別,特別到令人看了就不舒服,很想親手拉她下來,他是長房長孫,那個位置就應該是他才能坐,思及此,心中的忿恨不減反升。

就在李凰熙要人送上一筐甘薯之際,有太監跌跌撞撞進來,一臉哭喪地道:“皇上,太后娘娘,不好了,宮裡出了人命……”

第一百零九章 建京風雲(54)

宮裡死了個把卑賤的宮女太監一般情況下自有內務府去處理,是不會報到皇上與太后的面前,畢竟一條賤命沒有主子會放在眼裡,現在越級而來只能說明事出必急不稟報就會禍及主子的性命,這不但李凰熙能想到,在座的人哪個不明白?

隆禧太后相當不悅地大聲喝問那個報信的太監,那個太監方才穩定下情緒,忙道:“回娘娘的話,那個死去的人是在御膳廚房做事的太監,他見到甘薯是個稀罕物兒,趁機偷吃了起來,誰知道卻吃死了,御膳廚房的人都在外候著,直言這個甘薯是致命的東西。”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目光有意無意地落在李凰熙的身上,李盛基的眉頭皺得死緊,為了推廣這個該死的甘薯已經損失了一大筆錢,現在還弄出人命來?自己如何能得好?心急之下想要出列先認錯,一道嚴厲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他頓時不敢輕舉妄動,母后這是什麼意思?

靖王拱手道:“幸好這人貪吃,不然若讓此物害了皇上與母后的性命,那就是江山不幸……”

“若說此物吃死人了,為何侄女還好好地活著?”李凰熙冷笑著打斷他的話,站起來朝隆禧太后屈膝道:“皇祖母,此事裡面有蹊蹺,絕不能聽信單方面的說辭?”

下面的朝臣也議論開了,均是各執一詞,有人說靖王說得對,太后與皇上關係天下蒼生的福祉能不吃就不要吃,又有人站在李凰熙那邊,說著此案可疑,保不準是有人暗中做了手腳。

隆禧太后輕喝一聲,眾人安靜,這時候才聽到隆禧太后吩咐御膳房的人進來,沒一會兒,御膳房的人端著一盤吃剩的甘薯上來,跪在地上斷斷續續地將事情都說了出來,還說甘薯此物是萬萬碰不得的話。

“母后,您聽聽,證明兒臣說得沒有錯,兒臣是怕有心人想要害您的性命,所以才會拼命說這個甘薯是能吃的東西,您一向善辯是非,現在怎麼就受到有心人的矇騙……”靖王呼天搶地道。

李盛基不幹了,指責李凰熙就是在攻擊他,他再犯渾這會兒也知道若被扣上這頂帽子,就不是到湖州種地去的懲罰能相提並論的,急忙也跪下道:“二哥,你也不用兜那麼大的圈子指桑罵槐,這兒不單單你是母后的兒子,三弟我也是,母后,兒臣自打從湖州回來後就洗心革面,時刻聆聽母后的教誨,又怎敢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這分明就是有心人栽的贓?”

“你說的有心人又是誰?三弟,這兒是御前不是湖州的茅蘆……”

“你原來還記得啊,二哥,是誰先信口開河的?你這分明是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兄弟倆當眾撕破面皮互相指責,高座上的隆禧太后臉色越來越難看,這兩個兒子都是一丘之貉,半斤八兩,遂大力一拍桌案,喝止這兩人不要丟盡皇家的臉面。

靖王與忠王方才互相看不對眼地別開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