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曾孫,居然選中了三腳鼎,這可是了不得呢。”
自古以來鼎意味著皇權,不然何來問鼎天下之語?這小小一個娃兒選中了這麼一尊小小的三腳鼎,不正意味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嗎?
隆禧太后的表情顯然一愣,眼神卻是極其複雜地看向這曾長孫,他手中那一方小小的三腳鼎難免有幾分刺目,莫非是上天的指示?她的兒子託夢給她,就是要告訴她,他後繼有人嗎?
除了隆禧太后,其他的人也愣了好一會兒,靜王這兒子絕非池中魚啊,興許是中興之主?有些善於聯想的難免多思。
紀妃難掩一臉的喜悅之情,對於李凰熙恭維的話那是相當受用,嘴上卻謙遜道:“那是娃兒隨手一抓,如何能當真?”
“話可不能這樣說,好歹抓周是上天對孩子未來前程的警示,我李氏將有能人輩出乃可喜可賀。”今晚一直沒說話的老敬王此時拈鬚笑道,兩眼看向隆禧太后,“娘娘說是不是?”
紀妃忙想擺手再謙遜。
隆禧太后卻是身子往後一靠,“老敬王言之有理。”
紀妃道:“既然娘娘認為有理,臣媳當從之,這娃兒一出生府裡的花兒就一夜開盡,當真是異相。”
“哦?怎麼沒見你說過?”隆禧太后微挑眉。
“那會兒臣媳不好說出去,怕會給娃兒折壽,現在看到他抓到的物品,臣媳才敢大膽說出,娘娘聽過即可,福大也要有那個命來配才行。”紀氏微垂著頭道,在眾人看不見處,她的雙眼閃過必得的光芒。
眾人再度屏息,紀妃這話太有意思了,什麼叫福大也要有那個命來配才行?不就是要隆禧太后當眾再度許諾皇位最終要歸到皇室長房的頭上?
李凰熙笑道:“皇祖母,臣孫覺得大伯母的擔憂在情理當中,所以還請皇祖母不要責怪大伯母。”
隆禧太后卻是隻字未說,嘴角抿得更緊,這兒媳今夜果然心機盡顯,她是太祖母,難道要阻咒自己的曾孫不成?這不是讓天下人戳她的脊樑骨?此時她更為不喜紀,若是欣然同意這樣一番話,豈非表明她也應允了皇位最終歸於前太子一脈?她也不願如是說。
紀妃良久沒有抬頭,她擺膽了就是要隆禧太后一個表態。
正在氣氛膠著之時,李凰熙清脆的驚呼聲響起:“天哪?大侄兒怎麼會?”
紀妃聽到這聲咋呼,暗自腹誹李凰熙,一驚一乍的,還有沒有公主威儀?兩眼看向被人忽視的孫兒。
只見人群中的娃兒一手揮舞著三腳鼎,一手拿著胭脂盒子往嘴裡塞,笑嘻嘻地看著眾人。
一向冷豔高貴的紀妃只差要暈倒了。
------題外話------
感謝單身情歌、panpinganne送票票鼓勵某夢!
第123章 長樂公主(14)
昏君,十足的昏君。
這是所有人最直接的思維,如果讓他繼承皇位,那是不是代表要沉溺女色給大齊帶來毀滅必性的災難?自古以來關於紅顏禍水的警告還少嗎?那盒胭脂真是十分的打眼,鴉雀無聲的現場只有不懂事的小娃兒笑得最開懷,他獻寶似地高舉兩物要走向祖母紀妃。
紀妃努力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一痛之下,她保持著清醒,真恨不得上去將孫兒手中胭脂盒扔得遠遠的,該死,那些個下人如何辦事的?明明她遣走兒媳,讓人在三腳鼎上燻兒媳婦身上的香味,這是孫兒熟悉的,在找不到母親的情況下,他肯定會拿起那個三腳鼎尋找母親的香味,這是預想好的,現在卻出了狀況,措手之下,她還能怎麼想?
坐在李盛基下首處的靜王李蒜臉色發青,這個傻小子還不知道要放下?還嫌不夠丟人?想要起身把丟人丟大家的兒子抱起來扔給奶孃,在看到母親射過來的目光後,按捺住衝動,努力維持臉上的神色。
剛再度悄然現身堂內的靜王妃沒聽到聲響,臉上閃過得意之色,肯定被她兒子的表現嚇著了,這抓周儀式在個把月前她就聽婆母提及,這麼重視肯定是對她兒子有莫大的期待。
一臉與有榮焉地踏進去,兩眼看向兒子時,得意之色立即石化,目光死死地落在兒子咬在嘴裡不放的胭脂盒,不假思索之下她忙衝過去一把想要搶下兒子手裡的胭脂盒,哪知道兒子人小歸小,力氣不小,死抓著不放。
她力度再加大,兒子嘴一扁,隨即大聲哭出來,左手的三腳鼎扔下,右手的胭脂盒死抓著不放,無論她如何摳,這小子就是不撒手。
眾人看著靜王妃一臉焦急而世子一臉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