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攝影背心,一看就是從事跟藝術有關的工作的,場面上的話說得頭頭是道,讓我產生了錯覺——以為他誇誇其談的都是他曾經做過的,從而認定了他的能力。當時我還很高興,以為為公司網羅了一名高手,連他帶來的作品都沒仔細看一看(估計也是假的),便通知他第二天上班了。
頭幾天,公司讓他熟悉一下工作環境,幫別的設計人員做做參謀指導,把把關。他總是跑來跟我說某某的設計做得不好,某某的創意沒什麼意思。過了不久,公司接到了一套系列廣告設計,在整體思路出來後,將最重要的媒體廣告部分交由他來負責。
幾天過去了,他說自己的創作思維還沒有定。又幾天過去了,他給了我一個初稿,我一看和預想的差距太大了,他馬上又解釋說這只是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先徵詢一下我的意見,不是他的真正水平。我說不能再這樣去等你的真正水平了,這樣吧,你和別人調換一下,你去做哪些附屬設計掛曆、展板什麼的。結果幾天後我再看,他的東西還是不成樣子。
我終於意識到碰上了一個“說話吹牛刷刷的,辦事尿炕嘩嘩的”的人了,果斷地讓他離開了公司。
是的,自古迄今,地球上誕生了那麼多的人,被我們認識的,都是那些在自己的生命之樹上,結出了果實的人。識人,我們還是要看他最後拿出來的成果。因此,我們交朋友時,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要看他做了什麼;我們在招聘人才時,不要過於相信他給你看的那些所謂的資歷、榮譽,而是要給他一個實實在在的任務,看他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實踐才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
細節識人
大家都知道,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可他之所以能夠建立旁人所不能企及的功績,還在於他善於識人用人。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曾國藩受命組織湘軍平亂。為了充實軍隊,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