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3)

小說:直面通脹 作者:閻王

一個必須注意的是,越南金融危機的爆發也許是“熱錢”準備席捲亞洲新興市場的訊號。也就是說,這或許是一場更大級別金融危機的前奏。

2008年6月15日,在八國集團會議上美國財長保爾森在強調美國面臨通脹風險的同時,暗示可能會在美元匯率上採取措施。而不久前伯南克也不顧美聯儲主席一般不對美元匯率置評的慣例,公開發言認為美元應該走強。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這是美國在給國際“熱錢”發出訊號,“即自2002年以來的美元貶值週期正在結束,新一輪的美元升值週期即將開始。”而每一次美元週期的逆轉,總是伴隨著一場規模或大或小的全球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拉美債務危機都是如此。

對於是否會再次爆發區域性的金融危機,雖然現在還很難斷言,但這種風險顯然存在。梅新育認為,考慮到資本專案和金融市場開放度等諸多因素,印度很可能是第二個發生危機的國家。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也認為,印度和越南在很多方面比較相似,“熱錢”將其國內資產價格推得很高,高度依賴國外能源。

曾對亞洲金融危機做出準確預言的原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則直截了當地表示:“印度離出現問題已經不遠了。”

危機爆發後,越共中央總書記農德孟對華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在這一敏感時期來華,越南顯然希望得到中國的支援,以儘快擺脫危機的泥潭。

而中國方面也從越南危機吸取了教訓,並給出了堅決的進一步緊縮銀根的訊號。2008年6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100個基點,來抑制通脹。

但這顯然也意味著中國面對的通脹壓力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資料顯示,由於通脹飆升、本幣持續升值,中國的出口增速開始出現下滑,許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日益萎靡,經濟學家向松祚認為這都是本幣匯率開始貶值的前兆。越南金融危機爆發的過程也清晰地證明了這一點。

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環境和國內嚴重的通脹壓力,中國政府顯然在政策選擇上瞻前顧後,一招不慎可能滿盤皆輸。資深財經評論員鈕文新說,雖然越南金融危機不會傳導到中國,但經濟增長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的中國,肯定是“熱錢”攻擊的終極目標,從越南經濟危機中吸取教訓,做出正確的決策,防患於未然才是捍衛中國金融主權的關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書末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