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這一路最近也比較忙活。
前別介紹過,周仁兄打仗一直以來都有板有眼,從不馬虎,成效顯著。這一次獨自將兵,繞道太原,北攻代郡,他的表現依然很是出彩。
現在的陳豨正一門心思關注著東垣的戰況,不成想周勃繞道而來,這讓陳豨大吃一驚,連忙派一個叫乘馬降的人去半路攔截。可這個人是個愣頭青,悶著腦袋往南跑,一頭扎進了周勃的包圍圈,左衝右突,再也沒能跑出來。
就在陳豨還在愣怔的檔口,周勃兵臨馬邑,準備關閉陳豨北逃的大門。
在馬邑,周勃還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因為馬邑是漢匈之間的門戶,當初劉邦在這裡被圍幾天逃出性命後,一直在這裡設重兵把守,並不斷修築城牆,抵禦能力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強悍。然而,這裡很不幸地屬於陳豨的地盤,劉邦放在這裡的守軍也理所當然地歸到了姓陳的名下。更不幸的是,他們都是陳豨的嫡系。
陳豨這次造反,也並沒動用這裡的守軍,他在心裡是打了一些小九九的。
馬邑是自己和匈奴聯絡的紐帶,控制好這裡,一則防備劉邦,可以請來匈奴友軍的幫忙;二則防備冒頓,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減少匈奴對其的蠶食。陳豨真是太會做生意了,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他做起來還是得心應手的。
而令陳豨沒有想到的是,周勃竟然跑的這麼快。
在馬邑,周勃遇到了進軍以來最大的麻煩。他圍著馬邑輪番敲打了十幾天後,毫無成效。
那些守軍算是鐵了心不讓他進城,也不準備出來。無論周勃怎麼按門鈴,他們就是不讓他進去;當然,無論周勃怎麼引誘,他們也不出來溜達,大有把周勃凍死城外的想法。
最終,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周勃。這位仁兄雖然喜歡刨坑打埋伏,但並不是不會啃骨頭,這種事情他幹起來一點也不比樊噲差。
隨後的幾天裡,這位仁兄就站在城外不走,把大軍分成幾隊,白天黑夜頻繁騷擾,讓城內守軍既不能好好睡覺,也不能安生吃飯,這讓他們煩不勝煩,也疲憊不堪。
就在城內守軍緊繃的神經極盡崩潰之時,周勃來真的了。乘夜,催動大軍全力攻城,最終把眼前這顆頑石硬生生地敲成了稀爛。
這一仗,周勃打的很生氣,因為這次硬拼讓自己死了不少人,因此他進城後幹了一件事——屠城。這個時候,周仁兄還能幹出這等事,比劉邦手段還要狠出好幾倍。
馬邑城破了,陳豨北逃的大門關閉了。而此時的周勃並沒有停下他前進的腳步,他從這裡出發,繼續他精彩的表演。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周勃揮師雁門(今山西右玉縣),定其十七縣;其後繼續北上,攻克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拖縣東北)十二縣。一舉解除了漢匈邊境線上陳豨的軍事武裝,徹徹底底地進行了一次大換血。
介紹到此,也許大家會產生幾個疑惑。
第一個疑惑。
劉邦在南邊敲打,周勃在西邊作鬧,陳豨為何躲在代郡一直不願意露頭,眼睜睜地看著小弟們一個個被別人幹翻?
事實上,陳豨在這段時間的日子也並不好過,雖然沒有碰到周勃、樊噲那些彪悍之徒,但也面臨著不小的麻煩。這個麻煩就是東邊的盧綰。
在劉邦手下的這些大將之中,盧綰的能力應該說還是比較普通的,沒有周勃的智慧,也沒有樊噲的勇猛,但憑著和劉邦的關係一舉奪得“燕王”的稱號。
要說這個人還是有一些能力的,既看過豬走也吃過豬肉,在這些年的耳濡目染中,也很有兩把刷。
就在劉邦回師北進之時,盧綰也很是配合地從北平郡出發,襲擊代地東北。雖然我前邊經常提到燕國之時,經常說是北京,實際上西漢時的北平郡設在無終,即今天津市薊縣。如果有雅興的話大可翻開地圖看看,盧綰所在地正好在代郡的東北方,盧綰這次進兵,方便快捷,直接給陳豨迎頭一棒。
當聽到盧綰進軍的訊息後,陳豨著急了,連忙出兵上谷,阻擋盧綰前進的腳步。
盧綰這次出兵,並沒有實質性進展,也沒有沾到多大的便宜,但對整個戰局的發展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為他吸引了陳豨的注意力,讓劉邦和周勃放心大膽地在各自的方向盡情鬧騰。
介紹到此,第二個疑惑要產生了。
陳豨當初能入的劉邦法眼,在打仗方面應該是很有一套的;並且在代地待了那麼長時間,雖然和韓王信有些曖昧,但終沒有讓匈奴在他手上沾到多少便宜;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