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紅霞萬里—(三十八)黥布造反(八)(2 / 2)

小說:兩漢往事 作者:閒雲漫關

果他能搞個重點防守,拖住黥布,等劉邦趕來後合夥欺負黥布的話,那他的名字可能在我們這本書裡出現的頻率會更多一些。然而很可惜的是,他沒有這麼做。

黥布搞完了劉賈,另一個人就順理成章地進入了他的眼簾。這個人就是楚王劉交。

前邊介紹過,劉交的專業特長是寫詩,在打仗這個學術領域裡,他還不如剛剛喪命的劉賈。

黥布來了,當然劉交也準備做些工作。他雖然是個學究,但也決不是任人欺負的主。在黥布趕來之前,他也做了個自認為很上檔次的軍事部署。

他的部署是這樣的,把楚國大軍兵分三路,擺成犄角之勢,準備採取側翼包圍、互相救援的辦法,讓遠道而來的黥布喝上一壺。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個佈局不錯,這種佈局說不定還能包了黥布的餃子,一不小心還會要了黥布的命。

的確,如果把人都整成個機器,沒有思維、沒有想法,那這種佈局完全可行。當然,如果劉交率領的楚軍是學過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軍隊,也可以放心大膽地這麼搞。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孫子兵法裡有這麼一句話:“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

這是我在孫子兵法裡那幾段長篇大論中,摘抄合併出來的一句。古人說話比較饒舌,讓我們看起來比較費力。翻譯過來,意思就很淺顯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諸侯在本國境內作戰的地區,叫做散地,軍心容易渙散,因此要統一軍隊的意志。

然而劉交一直以來在搞《詩經》研究,對孫子並不怎麼感冒,因此,他不準備借鑑老前輩說的話。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沒注意到其中的危險,就在雙方開展前,就有人建議:兵分三路,如敗一軍,則其餘皆散,如何相互救援?分兵不如合兵。

不幸的是,劉交根本聽不進這些人的話。

實踐的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最終對陣的結果,真的驗證了這一點。

黥布到來了,逮著一軍窮追猛打,把這些仁兄們折騰的哭爹叫娘,而另外兩支部隊根本沒過來幫忙,直接解散,回家種地去了。

劉交傻臉了,面對這種局面,也只好拍拍屁股走路了。

不過劉交應該在研究《詩經》的同時,還是比較注重鍛鍊身體的,因為他這次跑的比較徹底,一口氣跑到了蘄縣(今安徽宿縣)。到這裡後不用再跑了,因為劉邦已經趕到了這裡。

接力棒交給了劉邦,下邊的工作就由劉邦親自來搞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