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楚漢爭鋒—(十)黥布叛楚(1 / 3)

小說:兩漢往事 作者:閒雲漫關

丁固讓開了一條小路,放了劉邦一馬,而劉邦並沒有愜意多久,因為季布追了過來。季布的為人劉邦很清楚,在他身上沒有僥倖的機會。因此劉邦顧不上欣賞延路的風景,一路狂奔向下邑趕去。可季布在身後連踹帶打,弄的劉邦很是狼狽。

從出道以來還沒敗的這麼慘過,此時的劉邦萬分沮喪。帶來幾十萬大軍,幾天光景就被攪騰的面目全非。奪路狂奔的劉邦是痛苦的。

經過幾天長途跋涉之後,劉邦終於跑到了下邑,這裡是自己的地盤。駐紮下邑的人叫呂澤,是呂雉的大哥。雖然在上邊沒有對這個人進行詳細介紹,但事實上,這個人無論在打仗方面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都很有一套,以至於劉邦稱帝后還得讓他三分。史料裡對於他的介紹並不多,這也是有客觀原因的。劉邦死後,呂氏的所作所為有些張揚,因此漢朝當局多少有些掩蓋之嫌,司馬遷著書之時,定將受其影響,因此在《史記》裡除了對呂雉介紹的還比較詳細之外,呂家的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一筆帶過。到達下邑後,呂澤頂住了楚軍的幾輪攻擊,阻住了季布追擊的步伐,劉邦才定住了神,緩了一口氣。

劉邦剛到下邑,一些殘兵就慕名而來,這些人中包括張良。

彭城大敗,使得楚漢局勢急轉直下。楚軍一連串的猛追狠打,讓劉邦與各個高階將領失去了聯絡,沒了中樞神經的漢軍如同無頭的蒼蠅四處亂撞,在楚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下,喪失了鬥志和信心,猶如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在一片混亂的局面下,一個人牛人亮相了,這個人用事實證明他最擅長的,就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接觸過的打仗專業。

自從還定三秦開始,韓信跟在劉邦身邊,雖然沒有親自帶兵,但還是做了不少事情,包括還定三秦之時的各種打法和彭城之戰前期的佈局,他都為劉邦出了不少主意。他的機變謀略,他的戰前佈局,逐漸被各個高階將領認可,也逐漸和各個高階將領熟絡。當被人認可和熟絡之後,說話的分量也逐漸增加。彭城大敗,劉邦一路長跑,把前線將領甩出了老遠,也把韓信甩的沒影。就在大家失去主腦、無所適從之時,韓信越級佈局了。

劉邦早在彭城準備逃跑之前,給一個叫繒賀的人說:“子留彭城,用執圭東擊羽,急絕其近壁。”直白點就是我準備跑了,你留下來拖住項羽。

劉邦說完,抬腿跑了。留下來的繒賀也沒在城裡待多長時間,劉邦前腳出門,大風剛過,楚軍陣營還沒站穩,就帶兵跟了出來。他能及時跑出來應該感謝韓信。劉邦逃跑時,事起倉促,只帶了幾十名騎兵奪門而出,兩位智囊毫不客氣地被留在了繒賀身邊。劉邦逃出沒多長時間,韓信就鼓動繒賀在另一個門口敲鑼打鼓、張牙舞爪地跑了出來,有效地吸引了楚軍的注意力。

出城後的繒賀和楚軍對拼了一陣,敗下了陣,帶了一些殘兵向西逃竄,不過他的這次對拼還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因為經他這一陣折騰,迷惑了楚軍的視線,為劉邦的順利逃跑賺取了時間。

劉邦跑遠後,繒賀也準備逃跑了。敗下陣來的繒賀正埋頭趕路之時,韓信拽住了他,“不可忘了漢王使命。”

繒賀站住了,張良也站住了。張良屬於真正的謀士,能定轉乾坤、謀定天下,但缺少的是戰場上的把握,瞬息萬變的戰場局勢超出了他的理論範圍。而韓信卻是此道高手,在這方面他有敏銳的嗅覺,能嗅到空氣中的些須異味。有些人不用打仗,隨便拿一本盜版《孫子兵法》就能打的有聲有色,韓信就是這一類人。

停下腳步的繒賀疑惑地看著韓信,透過這一段時間的交往,他在心裡是佩服這個人的,“彭城已失,該當如何?”

韓信堅定地說道:“繒將軍率軍,遊擊彭城,牽制項羽。”韓信頓了一下,轉身對張良說道,“張將軍可尋覓漢王,定守滎陽,扼守關中門戶。吾將收整殘兵,退保滎陽,以圖再戰。”幾句話,把三人各自該做的事都佈置的清清楚楚,不由得讓張良和繒賀從心底有些佩服。

滎陽,通向關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戰國後期,秦國為了滿足兼併戰爭的需要,進行戰略東移,將滎陽作為自己“中分天下、兼併四海”的戰略樞紐,不僅駐有強兵勁旅防守,而且在附近設有囤積大量軍需糧草的敖倉以資軍用。其城西面的成皋,古稱虎牢。北臨河水(黃河),南傍嵩山。城東,汜水由嵩山間向北流入河水,是屏障洛陽、確保關中安全的軍事重鎮。可以說,只要能夠控制“成皋-滎陽”,足可略定關東。

韓信的眼光是獨到的。

分工已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