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楚漢爭鋒—(六)項羽的四步棋(1 / 2)

小說:兩漢往事 作者:閒雲漫關

田榮定齊、返還三秦,這兩個影響時局的戰役在史料裡記錄的很少,尤其對項羽的態度和行為只是一筆帶過。田榮在東邊鬧騰,劉邦在西邊肆虐,項羽好像什麼也沒有幹,一直這樣靜靜的欣賞。看著張耳失意的逃亡,看著章邯絕望的自殺。做為分封天下的老大,操著如此態度,好像有悖常理,不可思議。當然,這也是此段歷史中的疑點。

田榮定齊時間太短。公元前206年4月項羽分封天下,田安、田都紛紛前去齊地就職,還沒站穩腳跟田榮就領兵而來,只經過幾次簡單的較量,一死一跑,隨後田榮殺死田市,平定齊地而稱王。田榮稱王的時間是公元前206年5月,也就是說只用一個月時間田榮就進行了一次魚龍變化。這麼高的辦事效率,弄得項羽措手不及,別說前去救援,就連求救的信使也還沒跑到項羽跟前呢。

項羽還沒來得及教訓田榮,陳餘又跑去了趙國,沒幾天就趕走了張耳。就在張耳痛苦逃亡的那一刻,項羽還不明就裡。這隻能說田榮和陳餘的執行力太強,辦事效率太高。

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田榮和陳餘的稱王速度也是靠實力爭取來的。

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前,田榮已經營齊地很長一段時間,應該說他在這裡是最強悍的軍閥,如果誰想染指這一畝三分地,先得徵求他田榮的意見。而項羽不賣他的帳,也不願意搞平衡,因此自作主張地把齊地一分為三,並且還沒有田榮什麼事,這使得田榮異常惱怒。

惱怒的田榮最終向項羽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你不封我為王,我就用一個月時間自己稱王。稱王后的田榮把項羽當成了自己頭號的敵人。

田榮如此,陳餘也是如此。張耳手下的兩萬多人大多數曾跟陳餘混過,都是老熟人,在陳餘面前他們並沒有較真的決心,在他們的心裡,張耳、陳餘是一回事,你倆老大之間的恩恩怨怨,這些人不願意參和。

而陳餘現在領的兵卻沒跟過張耳,因為這些人都是從田榮那裡借來的,因此這些人跑過來一點都不客氣,也不手軟,發了瘋似的逢人就砍。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役。最終,陳餘隻用半個月時間就獲得趙地全境。

當齊、趙造反的訊息傳來,項羽異常震怒,然而震怒歸震怒,最終還是不能輕易出兵。因為就在齊、趙剛鬧騰結束,劉邦在漢中做了一件事——“明修棧道”。北邊和西邊同時鬧騰,項羽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輕易動身,難免會有人從背後襲擊老窩。更為重要的是,經田榮、陳餘這一陣鬧騰,項羽的實力也有所下滑。

正反方軍事力量對比。

當初項羽進入關中之時,擁兵四十萬,這是他軍事生涯中的巔峰,當然這四十萬是包含各路諸侯的兵力在內的。隨後,項羽分封十八王,這十八王中有十二個人跟隨他進入關中,分別是章邯、司馬欣、董翳、申陽、司馬昂、張耳、英布、吳芮、共敖、臧荼、田都、田安。這十二個人就國後,各自帶走了兩三萬人,就按每人帶走兩萬人算,總人數就是二十五萬人(關中三王各自兵力在三萬人左右),也就是說項羽自己的總兵力也僅在十五萬左右。

就此看來他的實力也並不比劉邦高出多少。但在當時,他所擁有的支持者比較多,劉邦簡直沒法比。這就是為什麼劉邦會灰溜溜地跑去漢中的緣故了。

而田榮起兵後,正反方之間的力量對比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田榮定三齊後總兵力達到六萬多人;陳餘定趙後總,兵力也在四五萬人左右;還有能鬧騰的彭越也有一萬餘人;魏豹(被項羽驅逐,此人義無反顧地加入反抗項羽的行列)也有兩萬人;再加上劉邦的十幾萬人,也就是說反抗項羽的總兵力已達到近二十四萬人。

而項羽這邊,田都、田安先後滅亡,張耳隨後奔逃,原有六萬支持者消於無形,也就是說項羽現在總兵力(包含明面上支援他的各路諸侯兵力)不到三十四萬人,並且這裡面可能隨時都會爆出冷門。

從四十萬對十萬轉變成三十四萬對二十四萬,數字的變化,顯示著雙方力量的佈局。如此軍事力量對比下,在形勢明朗之前,項羽沒準備親自動手教訓這些人。

不親自動手不代表就不動手。因此,項羽準備佈局了。

第一步棋:齊趙兩地都在楚國北邊,而在齊趙的北邊還站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臧荼。項羽送信給燕王臧荼,讓其出兵攻趙。而此時的臧荼卻存了私心,自從他私自殺了韓廣兼併其地後,多少有些怕項羽找他麻煩,並且田榮和陳餘已手挽手連成了一片,自己也不會傻著臉去尋晦氣。因此,臧荼對項羽的命令不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