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搶奪呂祿將印),也被封為陽信侯。
簡單點說,那些曾經不被看好,甚至是名不轉經傳的小人物,均實現了華麗的轉身,都比較歡樂,這些人漸漸地成為劉恆的忠實追隨者。
但犯愁的人也不少。
陳平就是一位。這位老兄從頭忙到尾,本以為劉恆老實,並且自己還救過他的命,應該容易掌控。可沒想到,看似老實巴交的劉恆,三下五除二就架空了周勃,勢頭更是咄咄逼人。如此一來,圓滑的陳平又一次察覺到了危險。
應該說,“鳥盡弓藏”這個成語他領悟的很透徹,因此,他及時放低了身份,在劉恆面前說了這麼一句話:“誅呂氏太尉功多”。
這句話說完後,陳平從右丞相的位置上下降半格,屈居左丞相。
在隨後的日子裡,陳平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察言觀色、虛於周旋。可以說,此時的陳平無疑是最犯愁的一個。
第二個犯愁的人就是周勃。
劉恆登基後,周老兄自我感覺良好。而劉恆似乎也配合了他的這種感覺,封其為右丞相。
三公之中,以丞相為尊。周勃從太尉到右丞相,職務似乎是升了。然而,這次微妙的崗位變動,讓他遠離了軍權。
他一輩子和軍隊打交道,現在讓他待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位上,似乎應該高興一些。然而,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在這個位置上,他將漏洞百出、敗筆連連。之所以會有這麼個結果,原因其實很簡單,他不適合。更加不幸的是,劉恆很清楚他不適合那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