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1 / 2)

小說:兩漢往事 作者:閒雲漫關

人活一輩子需要有個愛好,否則生活就有些單調,無論這個愛好能不能拿上臺面,但有總比沒有的強。就如劉恆,以往他起早貪黑燒香拜佛,雖然毫無意義,但其心裡卻有寄託。

但“天降玉杯”事件水落石出後,劉恆漸漸對這個愛好失去了興趣,香燒的不勤了,也不熱衷於昇仙了。要說這是一件好事,畢竟搞迷信也沒什麼益處。可對劉恆來說,偏偏還真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至此以後,他沒有了寄託,開始變著法找樂子,在妃子身上找樂子,在大臣身上找樂子,包括申屠嘉戲弄鄧通都成了他樂子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劉恆身子骨愈來愈差,喝中藥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

而就在此時,一個不速之客串門來了,給劉恆平靜的生活掀起了些漣漪。這位不速之客的名字叫軍臣。

這個名字在歷史上響亮,因為他的家庭背景不一般,他爺爺叫冒頓,他老爹叫稽粥。這祖孫三人幹過同一份工作——匈奴單于。當然,冒頓和稽粥都是過去時,這位軍臣同志是現在時。

做為新一任家族企業的掌盤人,軍臣繼承了爺爺的兇狠,也繼承了老爹的沉穩。對漢朝來說,這是個極其難纏的角色。

實際上軍臣在“單于”崗位上已待兩年了。由於這兩年來,漢匈之間比較安寧,因此沒讓他和大家見面。現在,他終於耐不住寂寞蹦了出來。

實際上,軍臣在當上單于的最初兩年裡也是比較忙活的。不過他忙活的物件不是漢朝人,也不是月氏人,而是匈奴人。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關鍵原因是一些人對他這個“單于”的合法性有些疑義。之所以會產生疑義,是因為他這份工作靠他自己動手搶來的。

當然,他能夠乾脆利落地完成這項工作,得益於一個漢人的幫忙——中行說。

中行說人品不怎麼地,但眼光很獨到。早在稽粥嚥氣前,他就已經開始物色下一任領導人。挑來揀去之後,把目光停留在了軍臣身上。因為這個人夠狠、夠辣。然而稽粥卻不這樣想,他認為應該另有其人。

一個兇狠彪悍,一個陰險毒辣,這兩個傢伙為了共同的利益一拍即合。經過一番謀劃後,兩個人決定內外勾結,聯合行動。

具體操作流程並不複雜。

中行說傳出單于“口諭”,召集各位帶頭大哥議事。這些人悶著腦袋跑來後,沒見到稽粥,卻被軍臣“請”了過去,並扣押了起來。

做完這一切後,軍臣昂頭闊步地邁進大帳,搬張板凳坐在僅剩半條命的稽粥面前,等著他閉眼。

迷迷糊糊的稽粥對身邊發生的這一切無可奈何,他本想做一道選擇題,可軍臣直接給改成了道填空題。稽粥無奈地嘆了口氣:就你吧,反正都是兒子。

就這樣,軍臣順利地成了新一任單于。

雖然名份已定,但有很多人不服氣。就軍臣這種不地道行為,想都不用就知道里邊有貓膩,大家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卻很不高興。

軍臣也清楚箇中關節,為了端正一些人的態度,統一大家的思想,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匈奴內部。這兩年裡,該交權的交權,該滾蛋的滾蛋,該歸西的歸西,他搞的大刀闊斧、有條不紊、絕不含糊。

這一切,都有中行說的一份功勞。可以說他是匈奴人搞陰謀詭計的祖宗。

經過兩年努力,軍臣將大權收攬於一身,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吼一聲:我是真正的老大。

他是個閒不住的傢伙,整合了內部資源後,很快就步上漢匈多年的老路上來。漢匈新一輪的爭鬥勢在必然。

要說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畢竟勒緊褲腰帶忍了兩年多,家裡缺米少油現象比較嚴重,再不出來搶點東西就該揭不開鍋了。

公元前158年冬(漢文帝后元六年),軍臣揮師南下,兵分兩路,三萬騎突入上郡,三萬騎叩擊雲中。

邊關告急的訊息傳到長安,劉恆很惱火,大冬天也不讓人消停。

對劉恆來說,匈奴人的這次南下,可以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他現在一天到晚**,根本沒精力去和匈奴人幹架。但這架還不得不打,畢竟是人家主動找上的門,自己也沒有選擇餘地。

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飛狐(今山西上黨);

以原楚相蘇意為將軍,將兵入代地,進駐句注(今山西雁門關附近);

將軍張武屯兵北地。

就在劉恆拖著病重的身體忙著調兵遣將時,又一個訊息傳到了長安——匈奴大軍臨近甘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