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都做中郎將的這段時間裡,深得皇帝信任,但表現並不怎麼起眼,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差勁。
在這期間曾發生過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一日景帝無聊,去上林苑打獵。隨行人員不多,郅都在列,還有一個人也有幸侍駕——慄姬。
一次很普通的郊遊活動,按理說不應該發生什麼意外,可意外還是發生了。
剛到上林苑,慄姬就要如廁。
實際上,所謂“如廁”只不過是個文明說法而已,因為這裡放眼望去除了灌木草叢,根本就沒什麼建築物,包括公共廁所。說白了,慄姬也只能找個僻靜的草叢,躲過外人視線,解決一下內急而已。
也許有人會納悶,皇家園林生活條件何以會如此艱苦?沒辦法,一則受經濟條件限制,就算皇帝也不可能把公共廁所修的滿大街都是;二則上林苑雖然屬於皇家園林,但畢竟是皇帝打獵的地方,屬於未開發地帶。
說來道去一句話:慄姬解手去了。
她只怕被人看到,七扭八歪,轉了好大一圈,終於找了個隱蔽處準備解決,可人還沒蹲下去,一頭野豬就衝了上來。沒辦法,連個招呼都沒打,就到我地盤上撒尿,太肆無忌憚了。
如此一來,慄姬女士的內急被嚇了回去,撒腿就跑。也許野豬因領地受到侵犯的緣故,窮追不捨,唯恐她繼續撒尿。
慄姬和野豬之間的領地糾紛早讓遠處的漢景帝一覽無餘,大為著急。連忙示意身旁的郅都前去救護。
通常情況下,這個時候是表忠心、亮本事的絕佳機會,拔出寶劍,梗著脖子,衝上去就是。
然而郅都的表現令人納悶。他不但沒準備衝上去,反而搖搖頭,站的離皇帝更近了一些。
皇帝大為光火,拔出寶劍,準備自己衝鋒。然而架勢剛做好,郅都一頭磕下去。抱住他的腿不放,還說了一句話。這句話讓一個人恨了他很多年,也是一些人嘲笑了他很多年。話是這樣說的:失掉一個姬妾,還會有個姬妾進宮,天下難道會缺少賈姬這樣的人嗎?陛下縱然看輕自己。可祖廟和太后怎麼辦呢?
你不救歸不救,何苦詛咒人家去死?有些不地道了。
景帝又氣又怒,可被郅都抱著,邁不開腿,只能眼睜睜望著慄姬女士和野豬賽跑。
也許遠處的野豬也對郅都的話表示不忿;或許認為慄姬女士已受過教育,不會再隨地大小便,因此漸漸停下腳步,扭頭返回了駐地。
這一次。慄姬有驚無險。
事情的經過大概就是這樣了。當然,這對郅都來說,只能算是個開始。
回宮後。慄姬出離憤怒了,因為郅都的那番高論。
事實上,皇帝對郅都今天的表現很不滿,也陪著發了幾句牢騷。
如無意外,郅都通知的政治生涯至此應該畫上句號了,甚至能不能混個自然死亡也值得懷疑。
然而。世事往往充滿變數,有些明明是好事。可一旦發生在不恰當的時候,或針對了不恰當的人。就變成了壞事;有一些明明是壞事,可在對的時候和有對的人,就可能成為好事。
郅都的高論針對的是慄姬,並講在人家危急之刻,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能被認為是一件好事。
可這也有意外。因為他講的那句話中包含了第三個人——太后。
太后竇漪房聽說了他的高論後,非常高興。的確,郅都說到了她的心窩裡,慄姬的死活無所謂,只好皇帝安安全全就好。再說,又不用擔心兒子娶媳婦這類問題,沒聽說過哪位皇帝會打光棍的。
為了表達這份高興,竇漪房專程把郅都召來,對他的行為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臨了還賞賜黃金百斤。
一句話,不單掙了錢,還得到了幕後領導的賞識,也贏得不少政治資本,一舉多得,可喜可賀。
如此一來,別說慄姬連皇帝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當然,“不好再說”不代表就不說,尤其慄姬女士,吃了這大的虧,怎可能善罷甘休?所以,時不時會在皇帝耳邊吹一吹枕邊風。時間一久,任誰都受不了。
可郅都的言行已經過太后首肯,還發了獎金,只差榮譽證書了。真要順著慄姬的意思把郅都搞掉,太后那邊也不好交代。
但這種事情是難不住劉啟的,無需動腦就想到了個好辦法——外調。
郅都待在京城令人礙眼,那就找個差事,把他趕的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大家都好過。安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