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劉邦喪事後,諸侯王紛紛歸國,當然也包括趙王劉如意。
劉如意離京前,戚姬多次向呂雉情求,希望能跟兒子到其封地度日。要說這種要求一點也不過分,然而戚姬卻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呂雉一口回絕了她的請求,硬把她留在了長安。
戚姬清楚,自己的苦日子到來了。
劉如意前腳剛走,呂雉即下令將戚姬關進了永巷。
“永巷”這兩個字實際上是需要做個簡單介紹的。
永巷是宮內一條狹長的小巷,在秦時已有,起初是宮內供宮女、嬪妃所在的地方。後來,隨著宮廷戰爭的深入,永巷就成了單獨關押宮中女性犯罪者的監獄。
到隨後的漢武帝時,一度將“永巷”改為“掖庭”,設定掖廷邵獄,並配備了專管女犯監獄的官職——掖廷令,由宦官任職,屬少府管轄。掖廷邵獄名為關押犯罪者,其實大都是政治鬥爭、宮廷之爭的犧牲品。
當然,漢代的女囚監獄不止“永巷”、“掖庭”,還有一個叫“暴室”的地方,也隸屬掖廷令管轄。這個暴室是明定為拘禁懲罰有罪的宮女、皇后、貴人的地方,主要職責是為皇家制衣做被。由於漂染的紗布都要暴曬,故取名“暴室”。
在永巷眾多被關押過的女囚中,最有名氣的也非戚姬莫屬。要說並不是她的身份有多麼特殊,因為在這個地方住過的嬪妃不勝列舉,然而所有的那些人都沒能超過戚姬的聲名。原因其實很簡單,戚姬的結局太為悽慘,遠遠超出常人可接受的程度。這一切都拜呂雉所賜。
呂雉把戚姬送去永巷後,開始了對她的折磨。先是讓她穿上囚服,剃光頭髮,在**舂米。
戚姬的確是一個有才華的女人,在這陣悲催的日子裡,她竟然創作了一首流傳千古的楚歌——《舂歌》。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這是一首思子之歌,也是戚姬一生的絕唱。這個渾身藝術才華的女人,沒有一丁點政治智慧。深陷囚籠,大難臨頭,這首思子之歌,明白著要讓呂雉去找劉如意的麻煩。那個只有15歲的趙王,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果然,這首歌沒能打動呂雉,反而激怒了她。呂雉隨即下令,召趙王進京。
使者屁顛屁顛跑到趙國後,抑揚頓挫地把呂雉的詔令唸了一遍,此時的使者並不認為這是一件難辦的事情,他認為只要跑到這裡練練嗓門,就能把劉如意給帶回去。
可惜他錯了,因為有個人擋到了劉如意的前邊,這個人就是周昌。
劉邦封劉如意為趙王后,就把御史大夫周昌派了過來,成了趙國的丞相,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劉如意。我在前邊是介紹過這個人的,這個人雖然有些結巴,但無比強悍,很多人見了他都恨不得繞道走。劉邦把他派過來是寄予厚望的,當然也是無奈之舉。
周昌這一次表演,並不能算出彩,甚至沒有“易儲”事件中的表現搶眼。
但請記住這個名字。
為了一個曾經的承諾,他做了自己該做但沒人敢做的事情。他對得起劉邦,也對得起自己,就這次並不算成功的表演,把他的形象無盡的放大。這個人,是個有良心的人,也是一個強悍的人,其形象足可和歷史長河中的任何一位猛人相媲美。
使者剛讀完詔令,周昌說話了:“趙、趙王有、有……有恙在身為,不、不……不能進京。”
周昌的話讓使者半天沒回過神,使者這一輩子還沒碰到過這麼牛氣的人,竟然敢敲鑼打鼓的抗命。
使者翻著白眼掃了一眼周昌,冷冷地說道:“太后令趙王即刻進京,不知道周丞相何故從中作梗?”
周昌脖子一擰,狠狠地說道:“縱、縱……縱然我答應,侍、侍衛的箭、箭……箭矢也不答應。”說著一揮手,幾排侍衛衝進了大堂,拉弓滿弦對準了使者。
使者囂張的氣焰被打壓了下去,他做夢都沒想到,這個周昌竟然會如此的二百五。這種舉動,明顯可以用“造反”兩個字來形容。
滿臉煞白的使者瞪視著周昌,“你不怕太后怪罪?”
周昌亮聲答道:“請上、上……上稟太后,趙、趙……趙王身體有恙,不堪長、長……長途顛簸,如有怪罪,我、我……我周昌一人擔當。”
看看周圍的場景,再看看眼前的這個人,使者明白,周昌這次是來真的了。如果自己再和這位二百五的周結巴叫板,說不定真會被射成個刺蝟。
此時的使者有一些恐懼,但還滋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