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北邊,可以說像漫山遍野的黃沙一樣到處瀰漫著遊牧民族,對於偏北地帶的那些遊牧民族,我們把它們叫做遊牧世界。那麼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遊牧世界和農耕世界之間的長期對峙,這種對峙,從公元前3000年人類文明產生的時候開始,一直持續到公元后1500年。可以說,人類4000多年的歷史,都是在這兩大世界的對峙中度過的。在公元15、16世紀這個世界歷史的重要分水嶺到來之前,人類的文明主要就是在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衝突、融合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起來的。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衝突和融合,構成了15世紀以前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

我們剛才說了,遊牧世界像汪洋大海一樣地包圍著農耕世界,而遊牧世界對於農耕世界的每一次大入侵和大融合,其結果都導致了農耕世界的巨大變化。我可以把這些變化分為兩個方面來講:一個方面,我把它叫做“時間效應”;另一個方面,我把它叫做“空間效應”。首先講講什麼叫做“時間效應”,所謂“時間效應”就是我們所說的文明形態的嬗變。那麼文明形態的嬗變又是什麼意思呢?形象地說,文明就好像是一隻蠶,最初只是一個小黑卵,從卵中孵化出一條小黑蠶,然後這條蠶就不斷地蛻皮,蛻一次皮變化一次形態,由黑蠶變為黃蠶、白蠶、透明的蠶,再往後呢,它又吐絲結繭成蛹,最後又化為蛾子,破繭產卵。雖然這條蠶的形態在不斷地改變,但是它始終還是那條蠶。文明的發展也是這樣,文明的形態在不斷地嬗變,但是這個文明的本體或實質卻在形態嬗變的過程中得以延續和傳承。這就是文明形態的嬗變,而文明形態嬗變的主要原因,在15世紀以前的數千年時間裡都是由於遊牧世界對農耕世界的衝突與融合。一個農耕文明,在經過遊牧世界的不斷地衝擊和融合以後,它的形態就發生了變化,從第一代文明演變為第二代文明,又從第二代文明演變為第三代文明,乃至第四代文明。我在上面所列的那個圖,縱向地看,就是說明農耕文明是如何在遊牧世界的衝擊和融合之下,發生形態嬗變的。這是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融合的“時間效應”,它導致了文明形態的嬗變。下面我們會具體說明,在3000多年的時間裡,人類各大文明的形態是如何在遊牧民族的作用下發生嬗變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衝突(2)

另一方面,在遊牧民族的衝擊和融合之下,農耕世界也發生了一個“空間效應”。這個“空間效應”呢,我喜歡形象地把它叫做“酵母效應”。所謂“酵母效應”,就是看起來弱小和地域狹小的農耕世界,在遭到了強悍的遊牧民族的入侵和征服之後,不僅沒有徹底被消滅掉,而且還透過一種以柔克剛的方式,在長期的文化融合過程中,改造和同化了入侵的遊牧民族,並且透過遊牧入侵者的中介,把以前屬於遊牧民族生活的地區也納入到農耕文明的範圍內。這就好像是一塊酵母,被一個很大的麵糰包裹著,久而久之,這塊酵母透過發酵把整個麵糰都變成了酵母。“酵母效應”的實質就是透過遊牧民族入侵的反作用力,把農耕文明的影響擴充套件到原來的遊牧世界中。在遊牧民族對農耕世界的衝擊中,看起來遊牧民族是入侵者,是主動者,但是經過長期的文化融合以後,遊牧入侵者反而紛紛地皈依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改變了遊牧的習性,開始過上了定居的農耕生活,接受了水平更高的農耕世界的文化。這也就是恩格斯說過的“野蠻的征服者被更高的文化所征服”這樣一種歷史效應,我把它更加形象地稱為“酵母效應”。事實上,在15世紀以前,整個人類文明就是透過這種以柔克剛的“發酵”方式,在空間地域上不斷地擴充套件的。我們說過,最初的人類農耕文明如同沙漠中的幾點綠洲,被廣大的遊牧世界從四面八方包裹著。由於這種“空間效應”或者“酵母效應”的影響,到了公元15世紀時,亞歐大陸上幾乎到處都是農耕世界了,遊牧世界反而變得沒有立錐之地了。再到今天,我們上哪兒去找遊牧世界啊?現在世界上殘存的遊牧民族只是一些古老的歷史遺蹟,成為我們旅遊觀賞的物件了,它早已就不再構成一個對農耕世界具有挑戰性的完整世界了。

在長達3000年之久的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衝突與融合過程中,人類的文明正是透過“時間效應”和“空間效應”的雙重作用,在時間座標上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形態嬗變,在空間座標上一次又一次地擴充套件地域範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地逐漸發展起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看一看,遊牧民族與農耕世界衝擊、融合的情況。

四、遊牧民族對農耕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