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曾國藩(上卷) 作者:孤悟

量過團練的事,大家也認為全省都可以仿照湘鄉、新寧等縣的樣子,把團練辦起來。一則可以抵禦發逆的入侵,二則可以鎮壓當地土寇,三則還可以清除奸細,整肅民風。這次嶽州失守,關鍵原因是奸細在內部作亂,地方失察。倘若沒有晏仲武作內應,嶽州城決不可能陷落。”

“晏仲武的事,早一個月前就有人告發過,我也札飭廉昌嚴加查訪。誰知廉昌稟報說,晏仲武辦理水營賣力,一貫襄助官府,忠誠可靠,請求平息誹謗,獎勵晏某,勿寒忠良之心。真真糊塗昏庸,忠奸不辨!”潘鐸氣憤地說。

張亮基說:“各縣辦團練,全省要有一個人來總管。前向我們議定請曾滌生侍郎來主持。早幾天,他回信說要在家終制,不能出山。不知那是客氣,還是真的不願出?”

潘鐸說:“曾滌生要在家終制,也是實情。人同此心,不可強求,那就再請別人吧!”

“你看請誰呢?”左宗棠望著潘鐸問。

“如果沒有更合適的人,還是請羅澤南到長沙來吧!”

“羅澤南威望淺了,不合適。”張亮基不同意。

江忠源說:“此事非滌生不可,別人誰都辦不好。”

“也不是說除滌生外就沒有第二人了。不過,目前從資歷、地位和才具幾個方面來看,還只有曾滌生比較合適。”左宗棠一邊瀏覽瀏陽縣的稟報,一邊說,“關鍵是要弄清滌生不願出山的原因。依我看,潘大人剛才說的,尚不是主要原因,那只是推辭的理由。”

“你看真正的原因在哪裡?”張亮基問。

“我看真正的原因,是滌生對自己辦好團練一事沒有信心。這也難怪,他雖然兼過兵部左堂之職,其實並沒有親歷過兵事。滌生為人,素來膽小謹慎,現在要他辦團練,和兵勇刀槍打交道,他不免有些膽怯,要找個人給他打打氣才行。”

“季高說得對!要能找到一個滌生平素最相信的,又會說話的人去說動他,他是會出山的。我瞭解他。他雖膽小謹慎,但也不是那種只圖平平安安,怕冒風險的人。”江忠源說。

“能夠把滌生說動當然好,誰去當說客呢?”潘鐸問。

“我倒想起一個人。”左宗棠故意放慢語調。

第三章 墨絰出山(6)

“誰?”張亮基迫不及待地問。

“他是我的同鄉,目前正丁憂在家,隱居東山梓木洞……”

“哦!我知道了,你說的是我的同年郭筠仙。”江忠源打斷左宗棠的話。

“對!就是郭嵩燾。滌生與他的交往,又勝過與我和岷樵的交往。他去勸說,比我們幾個都合適。”

江忠源點頭說:“滌生朋友遍天下,最知己者莫過於二仙——筠仙和霞仙,筠仙去一定可以說動。”

左宗棠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郭筠仙這人事業心極重,他想匡時濟世,但又無領袖群倫之才,只能因人成事。他正要依靠曾國藩做一番事業,所以他會全力相勸。”

江忠源笑道:“還是季高知人論世,高出一籌,滌生和筠仙的心坎,都讓你摸到了。”

“上次請朝廷詔命曾滌生辦團練的奏摺,硃批大概也快發下來了。先讓郭筠仙去勸說,再加皇上的命令,不容他曾滌生不出山。”張亮基悽然一笑。

潘鐸請張亮基好好休息一晚,便和江忠源、左宗棠一起退出臥室。當夜,左宗棠修書一封,又順便也給周夫人寫了封家信。第二天一早,便派一匹快騎送往東山去。

四 陳敷遊說荷葉塘,給大喪中的曾府帶

來融融喜氣

郭嵩燾五年前中進士點翰林,還未散館,母親便病逝,幾個月後,父親又跟著母親去了,於是他母憂、父憂一起丁。太平軍圍長沙時,他估計馬上就會到湘陰來,遂舉家遷移東山梓木洞。在幽深的山谷裡,郭嵩燾詩酒逍遙,宛如世外神仙。這幾天好友陳敷來訪,他天天陪著陳敷談天說地,訪僧問道。陳敷字廣敷,江西新城人,比郭嵩燾大十餘歲,長得頎長清癯。陳敷為學頗雜,三教九流、天文地理,他都曾用功鑽研過;更兼精通相面拆字、卜卦扶乩、奇門遁甲、陰陽風水,頗有點江湖術士的味道。

這天,郭嵩燾正與陳敷暢談江湖趣事,家人送來左宗棠的信。

“這真是一句老話所說的:洞中方數日,世上已千年。”郭嵩燾看完信,十分感慨地說,並隨手將信遞給陳敷,“我來梓木洞才多久,就好像與世隔絕了似的。不知季高已當上巡撫的師爺,更不知滌生已奔喪回到荷葉塘。真正是神仙好做,世人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