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之遙的逐嶺山,山勢陡峭,綿延起伏,估計是因此而得名“逐嶺”的。
山中叢林密佈,植被繁茂,峭壁上怪石林立,青黑的密林深處每到傍晚總能隱隱傳出野獸的陣陣咆哮嘶鳴,好像是意在提醒每一個聽到的人,不要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即使不進入情況不明的密林深處,隨便在山路上逛上一圈,體積較小的山禽基本上是隨處可見,就連個頭較大的野獸也不是沒有看到的可能。。。。。。當然啦,那些野獸在你發現它的時候,同時也必然會發現你。。。。。。接下來究竟是你殺它賣錢,還是它改善伙食,就看你們倆誰的本事大了。。。。。。通常的比例大致是一比一,這是某位勇敢的樵夫宣稱自己查遍了山路邊的人獸的屍骨殘骸,總結而出的結論。。。。。。
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那大可不必如此擔驚受怕的去找什麼野味!從山半腰開始,野果樹便一片一片,雖然味道可能與種植的相比有些欠佳,但好就好在它不用花錢,並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補充一下,如果趕上大災之年,這句話不算!因為那時,不但野果早被吃光,就連平日裡橫行山間的野獸都要遠遠的躲到深山裡去,跑慢了都剩不下。。。。。。
有如上優勢,再加上這地方不易開墾,人丁稀少,所以官府向來也不怎麼管。。。。。。一來二去,便成了匪盜山賊們心儀的桃源聖地!
剛開始的時候,幾夥零星散賊,先後發現這地方有吃能住,而且安全,便各自佔了一個山頭,留做歇腳藏身之用。
這完全是一種君子協定——既沒立文書,按手印什麼的;又沒有在自己的地盤上插一些寫著:“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想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這樣醒目的路牌地標——當然這怪不得他們,因為大多山賊不識字,寫了也看不懂。。。。。。弄不好還以為是“歡迎光臨”之類的標語,就更加說不清了!
後來大家都發現了這個好地方,紛紛介紹親友前來加盟,加之淮州各地每年都會有一些,因為天災人禍而失去土地的農民,迫於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