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事實上猶太人的希望和阿卡多的計劃還是有著很大距離的:阿卡多正在積極準備在冬天來臨的時候與蘇聯在東線上展開一場規模空前的大規模戰役,而猶太人則希望阿卡多停止其他方向上的進攻,集中力量先幫他們復國。顯然在這件事情上,阿卡多是不會輕易妥協的,畢竟猶太人的支援並不能彌補他在東線可能受到的損失。
“拋開猶太人的事情暫且不談,這一次美國人撕破了臉面,對我們最緊要的地方突然下手,絕對是需要立刻解決的問題。”阿卡多提起這一次美國人明目張膽的釜底抽薪,聲音就顯得越發冰冷起來。他走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圖邊,站在奧古斯的對面,伸手按在了華盛頓和紐約的位置:“第三帝國絕不被動挨打!默克爾!芬妮已經在隔壁了,記者會馬上召開,給你十分鐘,神聖德意志第三帝國,正式與美利堅合眾國宣戰!”
“元首!您……真的要和美國宣戰了麼?”默克爾知道阿卡多在外交上一直很忌憚與美國翻臉,甚至默許了美國在非洲的軍事行動都沒有要和美國翻臉的準備。現如今卻在東線戰役即將開始的緊要關頭,突然對美國這種大國宣戰,絕對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元首是正確的,我覺得,最多幾個小時之後,美國人的宣戰書,就會被送到德國外交部了吧……”奧古斯當然也知道這時候並非是阿卡多希望宣戰,而是美國人準備宣戰了,不然那些飛機不可能不用英國塗裝偽裝身份,也不可能同時出動如此數量的飛機突然襲擊羅馬尼亞對德國至關重要的油田設施。
“奧古斯先生說的沒錯!帝國不能每次都被迫與對方宣戰,既然美國無恥的不宣而戰,我們就先宣戰!”阿卡多握緊了拳頭狠狠的說道。
他現在已經習慣了這種感受,當你最不願意面對戰爭的時候,敵人就會發動戰爭,畢竟能夠成為世界大國,大家都不是白痴。羅斯福和他的將軍們分析的非常透徹:德國已經切斷了去中東的好望角航線,戰鬥已經在埃及境內失去控制,這已經和雙方宣戰沒有任何區別了,所以沒有必要再維護那表面上的和平狀態了。
就在阿卡多下定決心向美國宣戰的時候,美國人也在準備自己的宣戰記者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個最主要的力量互相開戰,似乎已經不可避免了。
------------
補上昨天的更新,給各位讀者道個歉,昨天等更新的大家,不好意思了!
第691章 691權力
德國國會,密密麻麻的坐滿了議員們,一層一層的看起來就好像一條大魚的魚鱗一樣,層層疊疊,看起來煞是好看。這些人大多數都穿著黑色還有灰色的西裝,還有一些人穿著黨衛軍的軍服,國防軍的軍服,還有些人是穿著沒有肩章軍銜的軍服款上衣的。
能坐在這裡的,都是有一定身份的社會精英,沒有任何一個制度可以保證自己的高層決策圈裡可以容納一些社會底層人員,農民和工人這種可憐的身份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才會出現在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機構裡,並且隨著時間的轉移,這些工人和農民會逐漸變成先進生產者、勞動明星……一直進化成農民企業家、工人創業標兵之類的“上層人士”。
所以也不用粉飾任何制度,無非就是精英統治的變形和改進而已,至於核心的東西,永遠都不會去改變——想要真正所有人都參與進來的民主政治?誰敢把修建核反應堆或者擴張開戰的決定權交給一個種地的?誰敢弄個搞了一輩子工業自動化的人來負責下個季度的國家糧食儲備?所以還是把絕對公平這玩意丟到茅坑裡吧,那只是隨時拿來喊喊口號攻擊敵對國家的手段罷了。
現在,這個第三帝國的國會就更有意思了,它裡面坐著的大多數都是整個國家擴張與發展的受益人,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到了戰爭之中,如果更直白點說明一下,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屬於十惡不赦的戰爭罪犯。
但是,現在這裡,有著名的企業高管,每年為人類文明貢獻百萬輛汽車;有著名的慈善家,他手下的救助組織在過去的半年裡拯救了超過十萬名無家可歸的難民;當然這裡還有卓越的工程師,改進了重水生產流程,這裡還有報業傳媒大王,足以把黑說成白的媒體輿論操控者……唯獨沒有的,就是罪犯。
記者的閃光燈對著坐在第一排德國高階將不停的按著快門,鎂光燈發出一聲一聲的炸響,坐在首位的是第三帝國陸軍元帥,倫德施泰特。然後依次是帝國後勤部的上將,總計劃裝備部的上將,甚至還有帝國兵員儲備部的將領。這些高階軍官雖然平時名聲不顯,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