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是不善於對付這種堅固設防的城市,士兵的傷亡居高不下,彈藥的消耗也比運動戰更多。”隆美爾看著整個戰區的地圖,有些感慨的說道。
德國的部隊從來就不太適應這種依靠人命去堆砌的戰鬥,它更喜歡大開大合的包圍殲滅戰,更適合那種快速挺進切割敵人的陣地然後幾萬幾萬的抓俘虜那種戰鬥。至於在一個充滿建築物不適合坦克作戰的環境裡與敵人反覆爭奪廢墟,德**隊儘管已經經歷了許多次,不過依舊不能有效的適應這種戰鬥。
“英國人的槍法很準,他們依靠外圍的陣地還有廢墟節節抵抗,雖然損失慘重,但是依舊毫不退縮。今天上午我們陣亡了3名中尉,我不得不提拔一些士官來補充損失的軍官。”負責進攻的一名師長無奈的彙報道。他的部隊在進攻中損失不小,不過隆美爾依舊沒有打算把這支部隊替換下來。
隆美爾,或者說隆美爾的頂頭上司陸軍參謀總部和帝國最高統帥部的將領們希望要一個完整的而且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亞歷山大港,所以隆美爾沒有辦法動用重炮還有轟炸機反覆的轟炸這個英軍最後的陣地,隆美爾只能用自己寶貴的步兵,一點一點在外圍消耗港口內的英國部隊。
從戰俘的口中得知,作為非洲軍團的老對手,第9集團軍的司令官,也可以說是英國在北非的最高指揮官蒙哥馬利現在就在亞歷山大港內。對於隆美爾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勝負的對決,還是一場宿命的終結。
就在不遠的地方,一輛義大利的坦克被英國的反坦克炮擊毀,正在熊熊燃燒著,而這輛坦克的不遠處,幾門義大利陸軍的大炮,正在猛烈的開火,這些炮兵正在攻擊一處隱蔽的碉堡還有掩體群,以那裡為核心支撐,英軍在附近構築起了一片環形防禦工事,讓進攻的義大利軍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一次震耳欲聾的齊射,讓隆美爾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頭,他的指揮部距離那個炮兵陣地太近了,噪音實在讓他覺得有些不太舒服。但是這就是戰爭,一切都不會按照舒適需求去佈置陣地。
走回自己的辦公室裡,用手套拍打了兩下自己身上的塵土,整個狹小的帳篷裡就立刻瀰漫起了灰塵來,等到一切都恢復正常之後,隆美爾才脫下了他的軍外套,丟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弗裡德里克將軍剛剛從開羅方向上幹了回來,義大利和德國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了開羅的外圍,不出所料的是開羅城內的3萬名英國和美國人,還有5萬名埃及當地部隊拒絕投降,並且已經構築好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又一個戰爭泥潭正在等待著德國人的到來,讓人開心不起來。
風塵僕僕的弗裡德里克雖然身上穿戴一絲不苟,不過卻顯得有些髒亂,畢竟他已經跟隨自己的部隊奔波在沙漠裡整整一個月了,能維持如此體面的模樣,已經是一名德**人對於軍容的執著追求了。他帶著嘶啞輕聲開口說道:“我的將軍,開羅的外圍佈置了雷場還有碉堡群,我的部隊試探著進攻了一次,對方抵抗的非常堅決。”
這一點最高統帥部也已經料到,畢竟德國人進入埃及打破了這個地區原有的規則,動搖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根基,所以遇到強烈的抵抗是必然的事情,只能依靠武力去單方面的鎮壓,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通知空軍的杜爾洛中將,派出轟炸機,攻擊除了港口區域之外的所有目標吧!我們可沒有時間在這裡陪著一群死人耗時間!”認真的聽完了弗裡德里克將軍關於開羅方面的介紹之後,隆美爾想了想才開口說道:“畢竟我們的那位巴頓將軍已經退回到了蘇伊士運河附近,任由他在那裡加固防線的話,對於今後我們的攻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
其實盟軍在中東地區已經是外強中乾,沒有多少力量了,可是卻偏偏在這個時候,一直在心態上以軸心國老二自居的土耳其,出兵向美國與英國控制的中東地區發起了一次規模不大的試探性進攻。
大約10個土耳其的師向南進攻,結果在邊境附近就被當地人的武裝給打了個灰頭土臉,等到一個美國輕型裝甲師趕到之後,這些土耳其人半數都做了俘虜,硬是送給了窮途末路的中東美軍一個及時的“北部大捷”。
這一下不僅僅是讓美國與英國看清了北面土耳其威脅的虛弱本質,也堅定了他們繼續抵抗德國人的戰鬥決心。於是亞歷山大港包圍圈,和開羅附近的戰鬥,都不可避免的進入到了一個消耗戰的節奏內,德國人在北非儲備不足的窘境,也被無限放大了出來。
“是時候讓這些當地人看看我們的力量了,既然不能做到兵不血刃,那就索性來一次狠的,也為今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