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部分(3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隆美爾,也只有一個曼斯泰因,同樣只有一個古德里安、一個李斯特,一個魏克斯、一個凱特爾……這很好,我想我的意思你會明白,對麼?”

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隆美爾在廣袤的沙漠裡搏殺功成名就,他曼斯泰因不必遺憾,因為有一個同樣廣袤的高加索地區,等著他去縱橫馳騁,這就是阿卡多的意思,他曼斯泰因當然明白。

“很快,整個頓涅茨克就要落入我們的手中,哈爾科夫也會被佔領,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你有把握把這個高加索的釘子,給徹底拔除麼?”阿卡多想起了那個他看過的電影裡,赫魯曉夫對著下屬咆哮著的畫面,那句臺詞他至今還記憶猶新:“這裡不是庫爾斯克,不是明斯克,不是基輔……這裡是斯大林格勒,是斯大林——格勒!它是以領袖的名字命名的,它是一種象徵。”

“這座城市其實只是蘇聯的一座重鎮而已,不過它的名字賦予了它無限的政治意義,只要攻陷這座城市,對斯大林在蘇聯的個人威信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曼斯泰因想了想才回答道:“不過與其著急攻陷那裡,不如以那裡為誘餌,消滅蘇聯的有生力量,這更符合我們的利益。”

阿卡多點了點頭,贊同了曼斯泰因的話。他知道一旦新巴巴羅薩計劃的第二階段開始實施,那麼整個世界大戰將會變成另外一個模樣,芬蘭,土耳其將從南北兩翼夾擊蘇聯,德軍將火力全開,一路碾壓衝向莫斯科。而那個時候,就是德國底牌盡出的局面了,是勝是負,就只能被動的看對手的反應了。

而針對高加索的戰爭,不是一場私人的決鬥,不是阿卡多與斯大林之間的個人恩怨。他不是希特勒,不會執著於毀滅那座叫斯大林格勒的城市,甚至他骨子裡不願意面對那座似乎永遠不會陷落的城市,因為那裡的巷戰確實坑苦了德軍精銳。

所以阿卡多對曼斯泰因的想法非常贊成,圍點打援,甚至是圍而不攻,都是對付這座城市的好辦法,如果有必要的話他甚至覺得可以繞過這裡,最後回頭再來想辦法攻佔。

看著觀禮臺前面那團燃燒的火焰,裡面有克里木數十萬大軍的各種軍旗,這個時候還有頓涅茨克地區數十萬人等著被德軍圍殲,整個東線的南部勝利一個接著一個,實在是讓人欣慰。在北部地區,倫德施泰特已經坐鎮前線,麾下的精銳正在夜以繼日的向蘇聯軍隊施壓,明斯克易手簡直是遲早的事情,一切都在按照德軍的劇本一步一步的實施。

烈火在燃燒,軍旗在火焰裡化為灰燼,阿卡多不知道還要燒掉多少面蘇聯的軍旗,他才能夠和斯大林走上談判桌。不過他比任何時候都渴望那一天的到來,畢竟,這場戰爭已經夠久了,失去的東西,也夠多了。

“你說的對!”阿卡多看向了曼斯泰因:“把斯大林給我打回到談判桌前來!這是命令!”

曼斯泰因笑了,笑的那麼自然:“遵命,我的元首!我會把勝利,帶給您!”

第781章 782鯨吞

寒冷的風,從曠野上吹來,讓人不由自主的裹緊了身上的衣裝。烏克蘭平原上的寒風,足以讓穿著厚厚棉衣的人感覺到寒冷,對於缺衣少食的人們來說,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大約有40萬人最終被包圍在了頓涅茨克附近的包圍圈中,這些蘇聯部隊在寒冷的冰天雪地中艱難的跋涉,企圖逃出這個巨大的包圍圈。不過最後他們還是失敗了,被壓縮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連突圍都做不到。

雖然這些蘇聯紅軍在數量上依舊還有小有優勢,甚至對於每個包圍方向上的德軍都佔有絕對優勢。可是他們缺少彈藥還有食物,甚至連輜重都丟在了逃跑的路上,現在的他們脆弱而且缺乏鬥志,根本沒有辦法應付德軍的圍追堵截。

成百上千門大炮都被丟在逃跑的道路上,迫擊炮就和一條廢鋼管一樣丟在田野裡,任何人都能在不遠的地方找到這些迫擊炮的炮彈,還有拆分的炮架以及瞄準裝置。如果仔細翻找,還能偶爾找到炮彈的箱子,空了的油桶……總之,在德軍看來,這絕對是一場毫無組織紀律的潰敗。

讓這些驚弓之鳥絕望的是,在窮途末路的時候,聽到了克里木半島全軍覆沒的訊息,那裡的19萬士兵放下武器投降了,加上之前被擊潰俘虜了士兵,差不多有超過30萬人正在被趕往波蘭與烏克蘭境內的集中營內。

幸運的是這些蘇聯士兵沒有多少汽車,也幾乎沒有坦克這類的重型裝備,所以他們對於油料還有零備件的需求並不怎麼龐大。也正因為如此,這些蘇聯軍隊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大規模崩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