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目的經典戰例了。
縱觀二戰歷史,無數名將其實說白了都是利用優勢兵力在碾壓自己的對手。盟軍的大多數將領都是在用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兵力在和德軍作戰,將戰術上的劣勢推給後勤與生產等優勢環節去負擔。
具體分攤到戰術上,無非就是迂迴包抄,中央突破,分割包圍等等幾個手段而已,重複使用幾次之後,就沒有什麼所謂的創新可言了。所謂的名將,其實也就是能夠綜合天氣情況、地理環境、軍隊裝備,去擬定出最適合自己軍隊的作戰方案的指揮官而已。
恰巧,曼斯泰因就是這麼一個精密的計劃擬定機器。他善於根據自己部隊的實際情況擬定進攻或者防守計劃,能夠將自己的每一分力量都利用起來,打出整個部隊最好的狀態,運用整個部隊最熟練最適合的戰術,來最大程度的完成自己的戰略目標。
至少在克里木半島之戰中,曼斯泰因的攻擊是非常有效的,他的主力裝甲部隊直接撞向了蘇聯紅軍防守最薄弱的地段——蘇達克,奪下那裡之後,刻赤方向的蘇聯紅軍就在陸地上斷絕了增援塞瓦斯托波爾的可能。
就在赫魯曉夫還沒想好是死守防線,還是展開反擊,奪回蘇達克的時候,曼斯泰因已經幫助他選好了自己的選項。這位德國指揮官一點兒耽擱的意思都沒有,直接命令部隊開始南下,向阿盧什塔展開了猛攻,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