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部分(3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一名德軍陸軍軍官加入到了討論之中,他也認為跨越大西洋登陸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英美海軍還沒強大到這種地步。”

從擊敗了英國一直到現在,德軍有一年的時間來加強整個佔領區的防禦。其實德軍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他們徵調了大量的水泥修建了沿海的防禦工事,佈置了密集的雷達防空網路,還在外海部署了偵察機還有潛艇警戒網。

還有數十萬德軍枕戈待旦,在英國和愛爾蘭以及法國等待著盟軍的攻擊,這些部隊擁有大量的坦克和汽車,快速機動能力非常強大。而這些地區的德國空軍,至今保持著超過700架飛機的強大戰鬥力。

如果有必要的話,德國境內還有200多架可以隨時支援,這支部隊可不是另一個時空裡,從蘇德戰場上潰敗下來的黨衛軍青年團,而是訓練有素、武器精良的主力部隊。他們每10人就有一個參加過真正的戰爭,比起蘇德戰場上的部隊來都毫不遜色。

加上紋絲不動,縮在威廉港內甘心當存在海軍的德國航母主力艦隊,美國人至少要全部動員起來,才敢在西線和德軍打一場勝負未知的登陸作戰。這也是德國海軍主力不去地中海打秋風的另一個原因,他們要防備美國突然搞一些諸如現在這樣的突然襲擊。

“不是人員那就只能是補給物資了。同樣的道理,不是坦克也不是陸戰裝備,高射炮也不可能……”因為情報的不準確,所以這些德國將領不得不用排除法一點一點的推測英美聯軍究竟在籌備什麼事情。這種笨辦法雖然效率不高,卻可以依靠猜測來做好最萬全的準備。

一名德軍將領擺了擺手,否定了之前的猜測:“不是防禦用的高射炮或者水泥等物質。我們沒有登入冰島的任何行動,美國人不會突然抽風給冰島加強防禦力量。他們還是在準備進攻!一定是這樣。”

“轟炸機!他們的B17轟炸機和我們的屠夫轟炸機很像,可以將很多地方都覆蓋在它的攻擊半徑以下!”一名來自空軍的防空權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盟軍會調集轟炸機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突襲德國工業設施。

不是陸上進攻,也不是海上進攻——那麼來自空中的攻擊威脅就顯得格外突出了。大型轟炸機可以直接從加拿大或者美國飛往冰島,所以只需要運輸地勤人員和彈藥,以及配套的一些維修保養裝備還有油料就足夠了。而這些物資數量並不少,完全可以解釋潛艇部隊發現的對方運輸量增加的情況。

知道敵人準備進攻,和知道敵人準備進攻哪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從冰島出發可以攻擊的地方太多了,德軍全面防禦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突襲愛爾蘭甚至轟炸利物浦對德國的影響都不大,利物浦剛剛恢復了部分港口功能,並不值得作為大規模轟炸的目標;愛爾蘭也是一樣,轟炸那裡除了激怒當地人之外,對德國的影響非常有限。

轟炸英國北部和轟炸愛爾蘭基本上就是浪費兵力,美國和英國人不可能如此大費周章的準備一場消費比如此低下的襲擊。炸的是別人的土地,還對德國一點兒干擾和破壞都沒有——這不是有病麼?

越過英國或者挪威上空,然後攻擊本土也不太可能:第一是畢竟航程太極限了,嚴重削弱的轟炸機的載彈量;第二是這些飛機會被部署在英國挪威德國本土三個方向上的陸基戰鬥機包圍攔截,被消滅在北海境內。

“挪威!美國人是想要轟炸挪威的鐵礦生產廠!”剛剛發言的那個德國防空權威人士一拍手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來:“只有轟炸挪威,才值得他們投入如此龐大的空中力量!也只有轟炸挪威,能夠干擾我們的本土生產!”

……

“轟炸!轟炸挪威是我們現在唯一的選擇了。英國的基礎建設比較完善,我們轟炸德國必將路過那裡,容易被部署在那裡的德國雷達探測到。”一名英**官得意洋洋的看著一架接著一架降落在冰島機場上的B17轟炸機:“為了今天,我們可是努力了好久好久啊。”

英國堅持守在冰島,原本的一個計劃就是為轟炸歐洲保留最後一絲希望。現在美國的B17轟炸機生產終於滿足了前線需求,最終在本土積攢下了差不多300架的規模。這才使得冰島空軍基地,具備了一定的戰略價值。

另一方面,英國建設冰島也需要時間,在和德國潛艇進行拉鋸戰打了整整一年之後,緩慢建設的冰島空軍基地終於成了可以使用的基地,所以美國和英國立即拿出了這個計劃,開始著手實施起來。

最後一個讓美軍現在才開始執行這個計劃的原因,是德國在羅馬尼亞防空之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