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1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152毫米口徑最先被排除,這種火炮在kv…2型坦克上使用過,戰場表現和口碑差到了極點,射太慢而且會影響坦克的炮塔體積,得不償失。【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800()】

隨後被排除的是1oo毫米口徑的火炮,這種大炮雖然預計威力十足,而且可以採用一體裝填,射更有保障,而且坦克炮塔體積也可以以進一步壓縮,但遺憾的是這種火炮的參考版火炮bs3型戰防炮體積實在是太大了,後坐力也讓人頭痛。

所以斯大林坦克的最終武器選擇,確定了122毫米口徑的火炮作為這種坦克的選武器,並且在一系列的實驗和改裝之後,拿出了這麼一輛噸位過45噸的級坦克。

可是蘇聯的坦克技術其實並不是特別成熟,所以這輛is…2型坦克雖然看上去資料喜人,可是依舊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為坦克的重量實在是標嚴重,所以這種坦克的時實在是不高在良好公路路面上的行駛時都沒有過4o千米,越野度甚至在每小時2o千米之下。

而且因為採用的是122毫米加農炮改裝的主炮,所以也沿用了這種加農炮的部分設計,其中炮彈仍然使用分裝彈藥,而且因為內部空間狹小,這些分裝彈藥在坦克內部的佈局簡直糟糕透頂。

彈頭基本上都放置在炮塔內部,而射裝藥卻都放在地板下面,這對於裝填手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裝填手必須先把炮彈推進炮膛,然後再彎下腰去開啟地板,拿出射裝藥,直起身來再裝填一次,然後閉合炮閂,完成整個裝填動作。這樣一來,is…2型坦克的戰場開火度只有每分鐘兩,如果不太熟練的話,射甚至可能更低。

但是蘇聯人用最原始的辦法解決了德國人的坦克優勢問題:他們在坦克的三個重要效能上進行了取捨,用自己的理解和戰場的需要進行了重新排序:他們認為坦克的火力比裝甲防護重要,裝甲防護比機動能力重要。

“這種坦克什麼時候可以量產?”一名將軍皺著眉頭看著這輛看上去有些粗糙的坦克,敲打著坦克有些歪斜的擋泥板,開口問道:“我說的是達到每一個月量產1oo輛的水平。”

“將軍同志。”叫伊萬的蘇聯設計師很沮喪的說道:“原本在基輔的車床還有工人被德國人截住了,這嚴重影響了我們這裡的坦克工廠重建工作,很多工序我們都只能用手工來製作,產量一直無法滿足要求。”

“說重點!什麼時候能達到每個月1oo輛的產量?”將軍皺了皺眉頭,冷哼了一聲,顯然不太滿意這個叫伊萬的工程師的推辭:“這可是以我們偉大領袖的名字來命名的坦克!如果不能成為改變戰場的級武器,你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將軍同志!我們會加班加點的生產,可是隻能維持每一個月十幾輛坦克的生產規模,要想大規模的裝備部隊,至少我們要等5個月後,美國人的機床裝置還有相應的原材料到位之後,才能繼續提高產量。”伊萬趕緊開口說道。

那將軍點了點頭,算是預設了這個說法。他頓了一會兒,才又開口:“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在冬季來臨之前,準備好這種坦克3oo輛,我們的反擊計劃已經被批准了,這批坦克必須按時到位,參與冬季反擊。”

“我們保證完成計劃!”叫伊萬的工程師握著將軍的手,拍著胸脯保證道。而站在一邊的瓦爾希列夫斯基笑著帶著將軍遠去,繼續介紹整個坦克生產車間的其他部分。這裡還生產kv…2型坦克還有t…34型坦克,擁有數以萬計的工人。

……

7月19日,也就是九天後“我的元,您這麼肯定蘇聯人正在準備量產新型坦克了?而且火炮有122毫米口徑?這和現在世界主流坦克炮的口徑差別有些大。”保時捷公司的負責人皺著眉頭端詳著從德國情報部門

在德國國防軍軍工展會議上,剛剛從間諜網路“蜂巢”得到的情報,由頭目蜂箱親自提交的膠片裡,甚至有這種坦克的照片,以及各種引數資料。

德國裝甲部隊裝備總監和前線裝甲部隊專家代表古德里安被這種坦克的資料嚇到了,一旦這種坦克開始服役,那麼配合上t…34將完全可以抗衡德國的虎式坦克與豹式坦克的高低搭配組合。屆時德國裝甲部隊的損失將直線上升,損失數量也會讓德國無法承受。

“我的元,這個情報如果是真的,我們必須著手應對了。”古德里安皺著眉頭端詳著蘇聯坦克的照片,最終開口說道:“我軍的裝甲部隊優勢在於兵員的素質較高,配合成熟。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坦克效能足以儲存這些車組成員之上的,一旦損失開始增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