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容清楚,堅守陣地的德軍有一個班大約15人,可是因為蘇聯人的進攻太過猛烈,這個班計程車兵沒有傳出多少有用的資訊,就被對方徹底殲滅了。
短促的形容詞裡有很多模糊的語句,比如說這個班計程車兵提到了“大量的敵軍”,提到了對方使用了“新式坦克”,不過具體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真實情況,就誰也不得而知了。
隨後德軍派出了偵查部隊,對蘇聯紅軍進攻的方向做了反擊式的偵查,結果取得的成果並不理想,他們被蘇聯步兵擋在外圍,無法確切的知道蘇聯部隊後面究竟有多少輛坦克,也無法確認那些坦克究竟都是什麼型號。
這種不太明確的情報無法指示前線士兵的基本作戰,甚至無法做為戰術擬定時候的參考,蘇聯部隊明顯也是戰鬥的行家,所以才以並不值錢的步兵,不惜暴露火力點來阻止德軍對附近地區的滲透偵查。
更加讓人惱火的是,德國步兵嘴裡的新式蘇聯坦克,究竟是一個什麼東西,誰也沒辦法說清楚,事實上見過蘇聯坦克的德國步兵不少,但是大多數都只是常見的T-26坦克還有KV-1型坦克,所以步兵班被全殲之前,說的那個新型蘇聯坦克,有可能是比較少見的KV-2型坦克,也有可能是最新式的蘇聯T-34型新式坦克,也有可能是一種從未見過的蘇聯坦克。
這件事就有點沒辦法應對了,如果是KV…2型坦克,那麼德軍就需要用虎式坦克去幹掉這些龐然大物,而如果是新式的T-34坦克的話,豹式坦克顯然就夠用了,不需要更笨重的虎式坦克趕過去。
最終德國在附近的裝甲部隊,也就是一個直屬於師部的豹式坦克殲擊營,決定還是自己派兩輛豹式坦克先過去看看情況,如果遇到了麻煩再向附近的重型坦克殲擊營請求支援。畢竟不知道對方的真正規模,所以貿然呼叫支援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處理辦法。
“蘇聯人早就被我們給嚇破膽子了,現在他們的反擊也只能維持在區域性上了,根本沒有什麼好怕的!”座車走在前面的德國王牌坦克車長一邊按著喉部通話器回答後面那輛坦克車長的話,一邊用另一隻手端著望遠鏡觀看著道路的另一側。
他嘴裡說的是藐視敵人的場面話,可是能擊毀對手那麼多輛坦克,絕對不是僅僅憑藉坦克效能就能做到的事情。他也是戰場上千錘百鍊出來的戰士,自然不是一個草包。所以他依舊仔細的觀察著危險區域的敵情,希望在第一時間內找到自己希望看見的目標。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蘇聯裝甲分隊,至少對方不是菜鳥級別的一群蠢貨。這些蘇聯坦克手沒有常見的那樣,一旦進攻得手就急著越過公路擴大自己的反擊,也沒有在公路旁邊的樹林邊上佈置那種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目標在哪裡的二流伏擊陣地。
“2號車!剛才偵查連給出的戰場偵查報告,是不是確認消滅了對方的步兵防禦攻勢,擊毀了一挺蘇聯機槍?”他看了看遠處最容易出現對方坦克的地點,皺著眉頭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是的,軍士長,偵查連那邊個出來的情報很明確,他們擊斃了大約24名蘇聯士兵,我方有一人陣亡。”後面那輛坦克裡,車長同樣在用望遠鏡尋找著目標。他可比不上前面的王牌車長,沒膽子說什麼大話。
二戰的時候所有的坦克觀察系統都比較簡單,無法快速為車長提供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視野,也無法讓車長舒服的觀察坦克周圍的情況,並且有不少死角——所以二戰的時候,大多數的德國坦克車長都喜歡把頭露在坦克艙門外面指揮作戰。這可以讓車長更好的瞭解坦克周圍的情況,更快的讓自己的坦克採取正確的反應措施。
“看來蘇聯人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所以帶著人撤退了,就和他們前幾天在布羅瓦雷以北那樣。”前面的王牌坦克車長放下了手裡的望遠鏡,因為他在500米的距離上實在沒有發現什麼有威脅的可疑目標,所以在他看來,蘇聯人應該是撤走了。
畢竟在德國裝甲部隊的經驗中,能夠在500距離內威脅到德國豹式坦克正面裝甲的敵方坦克並不多,所以他們習慣在這個距離以內找威脅目標和可疑地點——誰也不會在自己火炮的有效擊穿距離外埋伏對吧?
“轟!”的一聲巨響,一枚炮彈準確的擊中了不遠處的一段公路,掀起了一片泥土和碎石,因為距離太近,甚至有些小石頭子飛到了德國坦克的上邊,打在裝甲鋼板上當當直響。甚至有些灰塵揚起,在幾秒內就遮蔽住了德軍王牌車長的視野。
“敵襲!對方在開火!他們在瞄準我們開火!”後面的德國坦克車長按著喉部通話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