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部分(2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這些戰績確實有著值得誇耀的地方。

比起東線戰場上那種每天動不動都只有500米甚至是300米的戰爭程序來說,隆美爾在中東地區動不動就向前推進15公里甚至30公里的資料,實在是更加鼓舞人心一些。就因為這一點,芬妮主持下的宣傳部門,也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報道重點,放在了聽起來資料更誘人一些的中東戰局上。

如果說在莫斯科城下的朱可夫還有瓦圖京等人是在困獸猶鬥的話,那麼在中東的蒙巴頓將軍只能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來形容了。他手裡的部隊根本無法和隆美爾的德意聯軍相提並論,自從隆美爾打過了蘇伊士運河之後,他的部隊的處境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自從巴頓將軍在北非被德國傘兵於達曼胡爾狙擊戰敗之後,英美兩國聯軍在北非的兵力對德意聯軍就處於劣勢之中了。加上地中海運輸線逐漸被德意聯軍掌控,德意聯軍在武器裝備和人員配置上都處於絕對的領先。

有了充足的彈藥還有可靠的補給,德意聯軍在埃及境內的決戰打得順風順水,蒙哥馬利雖然儘量堅持結果卻實在沒有扭轉乾坤的本事。開羅被德國佔領之後,蒙巴頓接手蘇伊士防線,這個時候的英美聯軍,已經根本沒有多少能力,來阻止德意聯軍的進攻了。

點燃油田儲備也好,反擊土耳其也罷,這些都是英美聯軍進行的攪亂戰局的小動作,根本就沒有辦法動搖德意聯軍的戰場優勢地位。當然墨索里尼反水是中東盟軍的最後希望,可惜一次行動最終變成了一場鬧劇,中東守軍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了。

德國人的坦克和飛機顯然比英屬印度的大頭兵戰鬥力更高一些,儘管蒙巴頓苦苦支撐著已經潰爛的中東戰局,可是他依舊還是無法挽回盟軍在中東迅速潰敗的結果。德國在中東和埃及部署了兩個集團軍,超過49萬人,義大利同樣在北非和中東擁兵80萬,雖然戰線漫長以至於前線兵力兩國一共只有47萬,可是這依舊不是盟軍可以比擬的強大力量。

不要疑惑為什麼如此龐大的兵力前線卻只能維持47萬人的規模,畢竟德國和義大利的部隊是從突泥斯一路上鋪到沙烏地阿拉伯的。地方治安還有駐守兵力,加上惡劣環境造成的頻繁休假輪換,以及油料運輸等補給困難,能夠讓隆美爾體驗一次指揮40萬人的機會,已經是德意兩國後勤部門拼了老命在努力了。

而自從丟了直布羅陀海峽之後,盟軍就徹底斷了地中海運輸線這條重要的補給渠道,失去了這個近距離補給的渠道之後,想要增援中東地區,就只能依靠走非洲南部這一條路了。繞這麼大一圈的成本和時間上的浪費,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絕對是苦不堪言。

要不是前一段時間,因為那個荒唐的登陸義大利的作戰行動最終失敗,導致最終有4萬名美軍被送到了沙特,蒙巴頓可能早就崩潰撤退回印度了。不過這幾萬名美國士兵現在也因為氣候還有德國人的攻擊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所以蒙巴頓又一次放棄了自己的陣地,向印度方向再一次撤退了起來。

敘利亞和土耳其還有伊朗境內的盟軍士兵也開始快速收縮,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部隊放下了武器,直接選擇了投降。因為維希法國政府用藏匿的400噸黃金做通了第三帝國的工作,收編了這些部隊——既然強大到好比天神的德國人發話了,土耳其也就立刻忘記了這些自由法**隊剛剛乾掉了幾萬土耳其軍隊的事情,高高興興的將他們送上了卡車,運往伊斯坦布林然後登船返回法國。

滾滾黃沙之中,這支挺進的德國裝甲部隊在一支龐大的部隊面前停下了腳步,對面隊伍裡那些落後的阿拉伯騎兵們揹著自己步槍,坐在駱駝上警惕的看著風塵僕僕的德國人。然後幾個看上去高人一等的頭目走到了德國裝甲分隊的前面,用生澀的德語表明了自己的來意:“我們奉伊本·沙特國王的命令,前來和尊貴的德**方代表談判,希望雙方可以在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和睦友好,不要發生不愉快的衝突。”

“點燃油田,燒燬儲備的油料,就是他們嘴裡說的友好相處?”一名德國駕駛員靠在坦克的艙蓋上,斜著腦袋問炮塔上歪帶著軍帽的車長:“這些騎兵比波蘭人還落後一些,我們一次掃射就能幹掉他們一半兒人。”

“閉嘴!”車長顯然不像他的手下那樣,滿腦子裡想的都是怎麼樣幹掉面前的所有敵人。他皺了一下眉頭之後,就按下了喉部通話器,用無線電向自己的營部彙報了自己的發現:“營部?營部?我是K小隊的指揮官,我們發現了一群想要談判的阿拉伯人,怎麼處理?請回答。”

“嘶……嘶嘶……”耳機裡傳來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