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裡想的事情。
為不為美國做一些事情,這並不是鮑爾曼真正關心的事情,他有很多錢,多到讓人懼怕的程度。和恩裡克在德國一樣,他甚至能夠操縱一部分國家的意志,來完成他個人的野望。可是當那個恩裡克做到了他沒做到的事情之後,他的世界就充滿了灰暗還有絕望。“”
“羅斯福總統最近的身體不太好,而我們的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表現雖然還算不錯,可是我們實在是沒有什麼時間了。”那名海軍軍官回過頭來,看著臉色有些蒼白的鮑爾曼開口說道:“我們需要的是一場可以改變戰局的勝利,而不是報紙上寫的那樣,佔一些細小的便宜。”
鮑爾曼點了點頭,他知道現在的勝利不能讓美國擺脫危機,可似乎德國人現在已經在各個方面佔據了主動,只要拿下莫斯科會戰的勝利,德國人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觸手伸向亞洲,將美國孤立出世界圈外。
……
就在鮑爾曼鬱悶的在為德國的事情操心的時候,遙遠的遠東地區,崔可夫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在遠東建立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政權。雖然這個政權可能終究會成為軸心國內的附庸,儘管這個國家可能只是一個二流的國家。
他聯絡了在遠東的各個政治勢力,並且得到了這些勢力裡絕大部分的支援。然後他聯絡了遙遠的第三帝國,在那裡拿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支援。這個時候他正在迫不及待的準備成立一個遠東國家的準備工作,而相應的是他對美國人的聯絡和質問選擇了置之不理。
“這些美國蠢貨,在車里雅賓斯克那邊出了問題之後,就切斷了對我的支援和供應。現在我從德國人那邊拿到了保證,他們又跑過來希望我再和他們合作?”崔可夫在共青城內對著自己的幾個心腹手下抱怨道。
“美國人在這方面是沒有什麼信用的,他們只是在為自己的國家戰鬥而已。”一名幕僚在崔可夫的辦公桌旁邊,用低沉的嗓音開口說道:“他們斷絕了我們的補給物資,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到時候他們只要一放手,我們就會因為陷入沒有任何後援的境地而崩潰。”
這位出身就在遠東的幕僚說的話很有代表性,前些天美國人因為顧及西伯利亞反水而停運了所有的物資補給,這給遠東地區的對日本關東軍的作戰行動帶來的災難性的後果,海森威淪陷,遠東對日軍作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當中,崔可夫還有他的軍事集團,以及長久以來在遠東地區經營的商人還有官員們,都對美國如此落井下石頗有微辭。
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大多數人覺得聽從德國人的安排,加入軸心國集團,恢復對西歐主流國家的和平,然後集中力量對日本開戰,才是更有誘惑力的未來。於是崔可夫點了點頭,對於他個人來說,無論如何,在一路勝利的第三帝國的幫助下,成為一名遠東國家的首領,要比跟在美國人後面吃虧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我們現在按兵不動!等待莫斯科那邊傳來訊息!斯大林如果在莫斯科徹徹底底的戰死,那麼我們就在遠東執行立國計劃。”最終,崔可夫還是頗為忌憚斯大林的威懾力,他最希望看到的結局,是斯大林在莫斯科走下舞臺,然後他在遠東順利的上位。
……
莫斯科方向上德軍已經糾集了各種各樣的部隊,重炮兵們每天沒日沒夜的轟擊著莫斯科城內觀察哨能看到的所有高聳的目標,為了讓這裡更適應德軍的作戰,甚至有軍事將領決定徹底摧毀莫斯科。每時每刻都有轟炸機在天空上盤旋,最開始的時候還有蘇聯的高射炮部隊猛烈的還擊,可是在經過了這麼多天的折磨之後,城內的重火力還擊越來越稀疏了。
蘇聯的203還有152毫米口徑的火炮彈藥經過這麼多天的劇烈消耗,已經所剩不多了。原本部署在城市周圍的各種高射炮,有的被德國陸軍幹掉,有的則無奈的選擇退回城中,充當反坦克武器或者步兵支援火炮使用了。
戰爭,失敗的一方永遠都處於拆東牆補西牆的狀態之中。另一個時空中的德國是這樣,這一個時空中的蘇聯也是這樣。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焚燬的汽車還有坦克的殘骸,這些東西都是被德軍的重炮或者轟炸機擊毀的,它們原本被部署在城市內,準備在某一個街角反擊德軍巷戰部隊的時候使用。可是因為缺乏偽裝材料,裝備過於集中,被德軍的遠端火力成批的擊毀。
更讓人絕望的是,莫斯科不同於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一個工業城市,城市內有各種維修坦克還有火炮的裝置,這提供了守城部隊相對來說更好的修補裝備的環境。可是莫斯科卻是一個政治中心,並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