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澀的眼睛,有些無奈的抱怨道。
“今天上午的時候,我們用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摧毀了30個固定目標,可是聽說依舊有12名士兵被敵人的狙擊手打中了……下午上面要求我們再攻擊40個類似的目標,說實話我並不認為那些狙擊手們還會在原地等著我們的炮彈。”另一名軍官一邊摘下那些已經炮擊過的目標上的圖釘,一邊用另一個顏色的圖釘來標記沒有炮擊過的目標。
地圖上的目標標記越來越多,這讓指揮部裡所有的人都頗為惱火。並非是他們攻擊的速度太慢了,而是這些可疑的目標出現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每天都有上百人宣稱自己遭到了蘇聯狙擊手的襲擊,但事實證明絕大部分只是被人打了冷槍而已。
有些流彈打在士兵身邊,就會引起一片的恐慌,在這種草木皆兵的巷戰之中,一線部隊提供的情報有的時候依舊不是準確可靠的。有些部隊希望炮兵能夠摧毀他們身邊一切的可疑目標,因此會故意宣稱某地有蘇聯的狙擊手開火。
彈藥的消耗更是讓德國後勤部門的管理者們發狂,因為過度緊張和各種各樣的原因,前線計程車兵們經常性的過度消耗自己手中的彈藥。手榴彈還有火箭彈是被消耗的最多的彈藥品種:德軍經常踢開房門後直接丟一枚手榴彈進去,這是對付有異響或者可疑房間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而火箭彈的消耗更快一些,主要原因就是這是一線部隊手裡為數不多的可以拆牆體的好東西。
在這種到處都有可能出現險情的地方,保持所有位置都在自己的監視之下,是一個非常讓人安心的方法。所以德軍士兵經常會把寶貴的反坦克火箭彈用來破壞建築物結構,打通一些阻礙自己視線的殘垣斷壁。
就當炮兵的指揮官們正在抱怨那些來自前線的目標多如牛毛的時候,後勤補給的武器囤方地點更是熱鬧非凡。從各個連和各個營趕來計程車兵將剛剛卸車的子彈還有手榴彈領走,大部分的東西甚至不會在後勤部隊手裡存放超過一天的時間。
除了彈藥之外,需要分發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香菸、巧克力糖、香皂、火柴、鞋墊、襪子、針線、調料還有壓縮餅乾以及罐頭和酒精塊加熱器。包圍莫斯科的德軍部隊有百萬之多,而這些東西每天消耗的數量更是大到驚人的地步——每天這些士兵寫信消耗掉的信紙就有上萬張,每天運送傷員的專列就有4節車廂。
如此龐大的部隊每天需要洗澡還有飲用的淡水都多到讓人頭疼,德軍還為此專門成立了水源應急保障部隊,幾十臺抽水機還有淨化機不停的運轉,為的就是讓後方的部隊可以正常的生活。從烏克蘭還有白俄羅斯等地區採購來的雞鴨還有牛羊成百上千在前線被宰殺,為的就是讓從前線撤換下來的殘兵們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
如果要算上每天好幾噸打進莫斯科城內的炮彈,那這些後勤補給物資的統計還有清算工作足以讓人崩潰。這還不包括遇到大的軍事行動(比如攻擊比察公園的戰鬥)時,幾倍的炮彈還有彈藥的消耗量。整整1萬7000多名德軍士兵守候在好幾個火車站的站臺還有這些站臺負責配給的車站內,乾的就是普通搬運工的活計。
他們把炮彈從列車上搬運到汽車上,然後再把這些炮彈搬運到大炮旁邊,他們就是包圍莫斯科的百萬德軍的物流公司,負責將各種各樣的東西分類送到綿延數百公里的戰線各處。這些士兵是不幸的,因為他們當了一年的兵卻在這個戰亂的年代裡一槍都沒打過;這些士兵又是幸運的,因為和他們一起參加戰鬥計程車兵們,很多都已經死去,而他們卻毫髮無傷。
“後勤部隊把我們的炮彈送來了,讓吃中午飯的弟兄們動作快一點兒,下午的時候我們要打的目標真的不少,搞不好大家要遲一個小時才能吃到晚飯了。”聽到了門外的汽車聲音,不用多想就知道炮彈已經被送到了。這名炮兵指揮官吩咐了一句之後,就把臉貼到了炮隊鏡上面,觀察著那些冒著濃煙的遠處的目標。
很快,一場歡快的炮擊又開始了,德軍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又一次發出了吼叫,將一枚又一枚炮彈打向了遠處的建築物。磚牆崩裂倒塌的聲音從幾條街外都能清楚的聽到,爆炸的黑煙遮天蔽日讓所有人絕望。
隨著這一聲又一聲爆炸的巨響,進攻沃龍佐夫公園的戰鬥拉開了序幕。德軍越過列寧大街上危險的狙擊手警戒區,一口氣向這個狹小的城市內部的綠化公園投放了1000名士兵。戰鬥在茂密的樹林和羊腸小道邊的長椅後展開,雙方士兵再一次體驗到了城市巷戰中最類似野戰的感覺。
子彈切割在樹枝上,將茂密的葉子打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