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噹!”一根鐵軌被幾十個民夫還有士兵準確的放在了枕木上,另一側還有士兵以及民夫在緩慢的放置另外一根,施工現場惹禍朝天,更遠的地方還有一些拿著儀器裝置的德軍技術人員,正在商量如何改進一些不平坦的地段以及架設平行的更多的鐵路線路的問題。
德國工兵將鐵軌還有枕木的位置固定好,然後開始在上面嵌入鐵道釘,施工的速度如果按照平時的觀念來說,已經算是非常迅速了,可是這種近似於瘋狂的鐵路改造進度,依舊沒有辦法滿足德軍推進的需求。
“聽說那邊修復的工作進行的倒是挺快的,也基本能夠保持運輸暢通了。”一名工程部門的軍官揹著手站在不遠處的山坡上,他的身邊還有負責鐵路鋪設部隊安全警戒的黨衛軍軍官,以及白俄羅斯當地親德政府的官員。
“符合第三帝國標準的鐵路在蘇聯畢竟不多,這些鐵路也是蘇聯紅軍撤退的時候,重點摧毀的目標。”黨衛軍警衛部隊的軍官看著遠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前進著的鐵軌修建,開口說道:“在黨衛軍士兵的保護下,修復這些鐵路的工作還算順利,但是並不足以滿足前線部隊的使用需求。”
那工兵部隊的指揮官冷笑了一聲,畢竟他肩膀上掛著上校的軍銜,已經算是後勤部隊裡前線指揮官裡貨真價實的高階官員了:“前線,那些前線的軍官也好,士兵也好,從來就沒有滿足過。給他們送去了油料他們就缺糧食,送去了糧食缺彈藥,送去了彈藥之後他們又把油料燒光了。”
黨衛軍的軍官點了點頭,頗為贊同自己暫時的上司:“是的,不過他們確實進攻迅速,現在最遠的一支部隊,距離斯大林格勒也只有不足30公里了。而且我聽說,因為運用了特種部隊還有直升機進行了更快速度的推進,那裡的鐵路線保持的還算完好,這就更不容易了。”
事實上南線的鐵軌因為之前蘇德合作時期的關係,鐵路建設是蘇聯境內最好的。那裡有幾條完全由德國人承建的鐵路,也有更加完善的配套設施,除了被蘇聯人撤退的時候破壞掉了一些之外,大部分鐵路都成了德軍拿來就用的資源。
可是話分兩頭,一方面因為南部有高加索的油田,所以在蘇德蜜月期的時候建設的最好,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高加索的油田實在對德軍太過重要,所以德國投入了整整4個集團軍的兵力,意圖在高加索開啟局面。
但是4個集團軍的德國部隊,給後勤帶來的壓力超過了原本的預估,至少目前看來,這些好不容易修建起來的鐵軌,只夠給這些集團軍保持一半左右的補給物資。
中部地區,倫德施泰特的A集團軍還有克盧格的F集團軍兵力較少,但是他們越過明斯克之後,就再也沒有可以用的鐵軌了,雖然在奧爾沙附近地區繳獲了幾輛蘇聯火車用來轉運物資,但是依舊有些杯水車薪的窘態。
德軍缺乏運輸油料的油罐車,這些裝置都是國內都不多的高階裝置,短時間內很難補充生產,而蘇聯的類似裝置都在復地,自從蘇德開戰,只有少量被德軍俘獲。寬軌的油罐車就更是稀少,德軍至今只湊夠了一列寬軌油罐專列,負責支援A集團軍的作戰。
“讓士兵們再加把勁吧!牢騷歸牢騷,至少我們幹活的不用送命不是麼。”那工兵上校對身後自己的副官開口說道:“儘快把這條鐵軌鋪設到奧爾沙,這樣的話,我們還能節約不少運力出來。”
“報告!”工兵上校的雄心壯志還沒有開始,就有人來潑她的冷水了。一名通訊兵走到上坡上,氣喘吁吁的報告了他一個不算好的訊息:“上校,剛剛傳來的訊息,一股蘇聯游擊隊襲擊了我們在白俄羅斯境內的一段鐵路,一列軍列被毀,我們損失了40多人,還丟了大約4噸多的糧食。”
“附近的黨衛軍巡邏部隊呢?他們幹什麼吃的?”那名負責保衛鐵路安全的黨衛軍軍官皺了一下眉頭,開口問道。
“黨衛軍隨後趕到,搶救回了剩餘的物資,他們撲滅了蘇聯人放的大火,殲滅了那些襲擊火車的蘇聯人。可是兩截車廂已經被焚燬,他們也無能為力。”那名通訊兵看了看電文上的內容,回答了另一個長官的問話。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戰爭帶來的壓力,人為的破壞讓很多問題變得複雜起來,德國人最擅長的精密排程在火車運輸上演變成了一場災難。他們依靠密集而又計算得體的火車運輸時刻表來最大效能的發揮手裡的鐵路幹線,可是一旦某個節點出現了問題,往往會導致大規模的鐵路運輸癱瘓。
在德軍本土,從西線調往東線的物資幾乎可以用讓人驚訝的速度運輸,鐵路幹線的效能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