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原本捏著一手好牌的日本帝國又把自己的國運寄託在一場豪賭之上,而不是正經承受危機平穩過渡自己的財政困難時期已經掌控朝鮮半島和臺灣,霸佔膠州灣和青島大連等地,造成了東三省實際獨立事實的日本帝國,又一次開壇聚賭,不過這一次,不是糊塗的爛賭鬼滿清政府也不是被孤立的窮賭徒沙俄,是一直坐莊斂財的賭王美利堅。
第570章 570逼迫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十賭九輸。”
可惜的是日本天皇顯然不是中國人,也沒聽過這麼多俗語土話,他相信自己的大臣們總和他說的那句:“武運長久。”
所以說有的時候皇帝還是換的多一點比較好,比如說如果換成是中國的皇帝陛下,他就不會相信手下人那句恭維他的“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
不管怎麼說,日本的高層算是相信了彼此互相鼓勵的那句吉祥話,覺得自己必然是受到上天垂青的優秀民族。他們自信的認為自己能夠賭贏第一次,能夠賭贏第二次,就一定會賭贏最為關鍵的這一次。
於是日本出動了自己能找到的所有力量,跑到美國的珍珠港砸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場子,一下子覺得自己是整個地球村裡最惡霸的團伙首腦了。可惜的是他們砸的場子有點背景,名字叫做警察局。
看好萊塢電影就知道,多數情況下,故事的開場匪徒闖進警察局裡多半都是衝鋒槍火箭筒火力十足的大場面,不過一個半小時之後警察往往能夠成功反殺。現實生活中也差不多是這樣,美國在珍珠港捱打,不過卻已經開始考慮怎麼一拳打回去了。
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美國搶修出了3艘戰列艦1艘航母還同時製造了7艘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這恐怖的造艦能力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為了防止日本偷襲澳大利亞,美國甚至往澳大利亞運送了500輛坦克,並且把麥克阿瑟將軍從菲律賓調到了澳大利亞穩住局勢。
在整個澳大利亞,有當地人組成的共計14個師,還有美國加強過去的5個師,合編為2個集團軍,這些部隊被分別部署在日本可能登陸的地段,保衛整個澳大利亞的安全。雖然現在看來這支部隊的人數稍顯不足,不過日本能夠抽調過來的部隊更少,也就勉強還算是差強人意了。
美國人也鬱悶呢,手裡的軍艦傷的傷,沉的沉,現在剩下的力量對付日本都有點捉襟見肘。而德國人在北非蠢蠢欲動,隨時可能展開大規模的攻擊,到時候一旦中東的石油資源被德國人威脅到,那麼美國就又要在未來的爭霸過程中,丟失掉一塊可以拿出來做文章的籌碼。
如果僅僅是籌碼還算好,可是如果丟掉在中東地區的話語權,那麼美國也就徹底被排除在世界主流圈子之外,成了一個邊緣化的國家,這對於急於謀求世界主導地位的美國來說,是不能忍受的損失。
當然,這一切後續都要等到美國把日本這個沒事找抽的傢伙打成飛灰之後,才能再從長計議。如果被日本把桌子掀了,那麼美國別說和德國爭奪未來的世界霸主地位了,估計能不能撈到個第二還是問題。
於是咬著牙美國海軍找到了一個頗有建樹的航母指揮官斯普魯恩斯,命令他在菲律賓附近的海域對日本進行一次有效的區域性反擊。
斯普魯恩斯不負眾望,成功的打贏了這場關乎到澳大利亞接下來命運的重要海戰。藉助英國的雷達技術,美國海軍改進出了一種可以安裝到桅杆上的海軍雷達,這種雷達剛剛服役,就幫助美國海軍在菲律賓外海海戰中取得了一次大勝。
也直到這一刻開始,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才知道擁有雷達技術的德國海軍究竟在大西洋海戰中取得了到底多大的優勢。他們也在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在大西洋上輸的其實一點兒也不冤枉。
而日本海軍現在失去了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幫忙,雷達系統的研製和生產都更加落後,他們現在依舊沒有能夠安裝到艦艇上的雷達,更沒有有效的手段來反制這種可怕的電子武器。
日本在侵華戰爭時期,體現出了一個小國挑戰大國的處心積慮,從甲午戰爭之前很久開始,日本人就開始對中國進行滲透,間諜結構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甚至連中國的軍工企業裡都混入了日本人。這些間諜探路的探路,繪圖的繪圖,甚至有女人勾搭中國將領,套取軍事部署圖紙等核心機密。就連阿卡多在1920年之後展開的成效卓著的間諜滲透手段,大部分也都是受到了日本間諜活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