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放心,義大利軍隊也分好幾等呢好麼?加里波第手裡的第1軍好歹還能幹點正經事,要是換成那些義大利三流部隊,隆美爾寧願撤退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側翼交給他們。
“沒有能夠拿下託布魯克,這下我們還是要承受總參謀部的怒火了。”看隆美爾思考問題沒有做聲,弗裡德里克繼續自說自話:“估計一個點名批評是逃不掉了,弄不好你和我就要有一個人回一趟柏林,解釋這一次的事情了……”
“我回去吧……”隆美爾唉聲嘆氣的說道:“畢竟我已經犯了不止一次錯誤了,也不在乎多這麼一次了。”
他這一次自作主張進攻託布魯克,顯然是獲得了非常有利的作戰時機的,弗裡德里克也同意了這一次的進攻計劃,說明這個時機還是非常誘人的。
到底是什麼情報讓兩名德國將軍下決心共計託布魯克呢?因為巴頓手裡的第8集團軍退回到了埃及休整,整個託布魯克地區就只剩下了英國人的第9集團軍,這麼一來前線的英軍差不多減少了一半,這足以讓隆美爾鼓起勇氣第一次挑戰託布魯克的防禦體系了。
不過可惜的是,很明顯他失敗了,他的正面進攻完全沒有讓英軍陷入危機,那麼他在側翼準備的德軍的突擊也就根本派不上用場:人家的預備隊根本就沒動呢,側面的攻擊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與其白白浪費寶貴的德國裝甲力量還有精銳的德國擲彈兵部隊,倒不如趕緊停止這一次昂貴的試探,也算是沒有給軸心國的北非部隊帶來什麼災難性的後果。損失雖然巨大,但是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大約1200名義大利部隊陣亡在英軍的陣地前。
“給柏林發一封電報吧,第一次進攻託布魯克地區的嘗試失敗了。”隆美爾開口說道:“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可以立刻動身返回柏林,向元首親自陳述這一次失敗的原因……”
“不好吧?還是我回去一趟吧,你是這裡的軍事主官,在這種交戰狀態下離開前線畢竟不太好。”弗裡德里克將軍想了想說道。
一個小時之後,柏林,元首府邸,阿卡多把來自北非的電報丟在了桌子上:“這個隆美爾,就喜歡在這種時候給我找事情!”
“帝國正在和美國修復關係,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這個時候他竟然發動了對託布魯克的進攻,就不知道配合一下最高統帥部的決策麼?”外交部的默克爾正好在元首府邸彙報工作,也就看了一眼來自北非的作戰情報。
“暫停北非的一切軍事行動,讓隆美爾回柏林述職!”阿卡多想了想說道:“不能再這麼不聞不問了,他畢竟是帝國的將軍,總是擅自做主也不是辦法!給他安排專機,我在柏林等他。”
看來元首真的生氣了,默克爾很為這個元首心腹隆美爾捏一把汗。安娜已經出去釋出元首的命令了,這一次隆美爾要回到柏林,面對積攢起來的元首怒火了。
第543章 543南下
“左滿舵!航向正南!”一名大副軍官站在艦橋上大聲的確認口令。德軍的遠洋艦隊第一次大規模進入南大西洋海域,為40艘大力神運輸艦組成的龐大運輸艦隊保駕護航。
這是一次大規模的海軍行動,德國從南美洲國家一口氣進口了大量的橡膠,然後編成船隊在德國公海艦隊的護航下返回歐洲港口。那些需要橡膠的化工企業還有生產廠商們早就已經望眼欲穿,他們期盼著天然橡膠物資的到來,期待著質量上好的橡膠製品可以提升他們產品的質量。
天然橡膠在這個時期還是無可替代的工業原材料,雖然說法本公司已經研製出了人工橡膠這種替代品,不過掄起質量和特性,人工橡膠都不如天然橡膠。
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德國坦克要在前世採用交叉負重輪這種複雜的設計?因為坦克負重輪的邊緣要包裹橡膠,但是德國人工橡膠的質量達不到要求,於是只好採用小直徑負重輪或者交叉負重輪來增加單位長度上的接觸面積,來緩解橡膠質量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
那飽受詬病的德式坦克行走機構竟然主要目的竟然是為了橡膠效能不足做出的妥協,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任何一塊技術上的短板,都會在應用上給設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工業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穿越者不可能讓唐朝軍隊用上後裝填榴彈炮。
現在德國因為法本公司的技術革新,在戰前囤積的橡膠眼看就要告罄——原本橡膠不能大規模的囤積,會因為時間導致變質,不過法本公司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技術,可以透過加工,從變質的橡膠裡提煉出新橡膠來,雖然這個技術有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