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部分(1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這個計劃可謂是超級大膽也更加可怕,它針對蘇聯的優勢擬定了一系列作戰方案,把整個巴巴羅薩計劃大膽的分為了幾個重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在烏克蘭站穩腳跟,依靠裝甲部隊短途穿插打出優勢,將蘇聯紅軍聚殲在烏克蘭以西地區,然後與蘇聯展開談判,爭取實現兩國和平。一旦達成這個目標,也就獲得了這個時期的階段性勝利。

如果蘇聯不妥協,那麼這個計劃將轉為第二階段,德軍在烏克蘭地區加強防禦,等著蘇聯的第二次進攻因為德國第一次反擊的巨大勝利(也就是鎮魂曲計劃),蘇聯人的第二次攻擊一定會大幅度延後,不經過精心準備,他們是不會輕易上第二次當的。而當蘇聯準備就緒之後,德國也已經把烏克蘭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要塞。

這個時候就是第三階段的作戰了,德國再打一次防禦反擊,用優勢的裝甲部隊以及空中力量,摧毀蘇聯的進攻部隊這麼一來雙方的距離可就足夠近了,也就不會出現因為奔襲距離太遠導致裝甲部隊損失巨大的問題了。一旦出現這個狀況之後,德軍就可以在反擊之後從烏克蘭出發,橫掃蘇聯西部地區,佔領莫斯科。

當然,這個作戰計劃是建立在德國現在已經取得的優勢之上的,也就是說這個新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的隱含核心思想其實是一個字“拖”,拖的越久對德國就越有利,拖的越久兩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就越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很簡單,德國比上一世取得了更大的戰略優勢,這個優勢來自於英國本土地區。缺少了這麼一個如鯁在喉的英倫三島威脅,德國的本土工業也就沒有了被幹擾的危險,後方的工業產能也就能夠穩步提高。再加上本土工業整合法國荷蘭比利時甚至英國南部之後,生產能力也會越來越高,顯然時間拖得越久也就對德國越有利。而等到德國真的可以完全發揮佔領區的工業優勢的時候,甚至連美國也無法比肩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了。

另外,現在蘇聯失去了英國這個強援,美國又提前對日本開戰,蘇聯能夠拿到的補充物資不能走英國到蘇聯這條便捷通道,只能經過白領海峽送到蘇聯的東部地區等到這些物資送到蘇聯西部前線,估計至少是1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此消彼長之下,不同於戰爭開始的時候攻擊法國英國那種爭分奪秒,阿卡多的第三帝國現在更希望戰爭拖入後期,這也就是情況變了,期望也會跟著轉變的道理。

在戰爭開始的時候,為了防止美國攪局參戰,阿卡多率領德國分秒必爭的強攻,一口氣打下了整個西歐地區,這個時候整個第三帝國可謂是“侵略如火”,而穩住了後方之後,現在德國希望的是“不動如山”,等到他真正穩住歐洲地區站穩腳跟之後,世界第一強國的崛起也就成為了既成事實,沒有人能夠阻止了。

不過這個穩住防線霸佔烏克蘭等蘇聯妥協的作戰方案能不能成功,還要看蘇聯那邊的戰爭決心到底有多強硬來決定了。如果蘇聯執意要打,顯然德國也只能被迫應戰,如果蘇聯不休整直接攻過來,那德國的一切作戰部署也就只能跟著調整,戰爭從來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兩方面的決策最終確定的博弈。

從波蘭農場抽調來的糧食被運往烏克蘭境內,德國高層的另一個決定就是把烏克蘭的反蘇情緒調動起來,要透過多層示好舉措,把整個烏克蘭變成一個仇視蘇聯的地區,為接下來的進一步行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一個時空中,德**隊進入烏克蘭是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的,他們如同歡迎解放者一般感謝德**隊的到來,這種場景恐怕也算是侵略戰爭史上的奇蹟吧。不過當年納粹的軍隊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兩地實行了更加殘酷的剝削,導致了最後雙方反目成仇,白白浪費了兩個地區人民的支援情緒,而這一切阿卡多已經早就想好了對策,他決定從一開始就鞏固烏克蘭地區的友好情緒,為今後的作戰行動提供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總而言之,德國的新巴巴羅薩計劃要求德國在烏克蘭境內穩紮穩打,所以德**隊也一改之前的作戰風格,開始緩慢經營起他們剛剛佔領的烏克蘭地區來——19399+dwruuo+12222768——》

第535章 535形象

斯大林最近是有點打不下去了,他發現自己在俄羅斯的統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動搖和挑戰,所以他緊急調回了一部分準備開往前線的軍隊,駐紮在莫斯科附近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另一方面,美國對日本開戰的訊息已經家喻戶曉,而來自美國的軍火物資也因為美國的參戰下降了不少。人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