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3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胸口上的一槍讓他的身體狀態非常不好,為了挽救他的生命,現在很多食物都要做成糊狀然後用裝置灌進愛因斯坦的胃裡。他看上去蒼老了很多,就好像是一下子老了十歲。

這些天來從四面八方傳來了各種各樣的壞訊息,讓阿卡多覺得自己真的有些力不從心了。隆美爾在非洲與巴頓打了一場,損失了將近200輛各種型號的坦克,而這些坦克可並不單純是坦克那麼簡單。

要知道這些裝備如果想運到遙遠的北非,需要從工廠裡生產出來之後就裝上火車,一路南下到義大利的南部港口,然後再經過地中海,才能來到北非交到非洲軍團手中。一路上要動用火車輪船,還要有相應的護航艦艇,一輛坦克的成本運到非洲可能就變成了兩輛甚至是三輛。

為了這麼一輛坦克的運轉,還要有相應的沙漠改裝零件,坦克的備用零件,發動機以及配套的變速箱,耗損的齒輪還有履帶,還有相應的維修技術工人,開往前線的油料。為了讓一輛坦克在北非上前線,德軍要付出的代價是無比巨大的。

結果隆美爾一戰就打光了這麼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200輛坦克,怎麼能夠不讓人心疼?要知道這可不僅僅是200輛坦克那麼簡單,還包括差不多1000名訓練有素的坦克車組成員,這種損失對於德國來說是巨大的。

而另一方面,東線的天空上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蘇聯空軍開始大規模的服役一種新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差不多在各個地區天空上同時出現,空軍的參謀部估計蘇聯至少擁有這種比i…16改進型戰鬥機更先進的新型飛機100架。

雖然這種被叫做米格1戰鬥機的新式武器效能依舊比不上德軍現有的fw…190d戰鬥機,可是卻如同北非的美國p…40戰鬥機一樣,成功的縮短了空軍裝備上的代差。這讓德國空軍爭奪制空權的時候消耗更大,時間也拖得更久。

雖然在經過一系列空襲和反擊之後,德國空軍號稱摧毀了蘇聯軍隊7000架各種型號的飛機,可是誰都知道這些飛機其實多數都是沒有辦法與德國空軍抗衡的老式雙翼飛機。而真正用來對抗德國空軍的i…16改進型飛機以及新式的米格1戰鬥機的數量,正在緩慢的增加。

為了對抗德軍的各種武器裝備,蘇聯服役了新式的kv…2型坦克以及米格1型戰鬥機,美國同樣投產了m4謝爾曼坦克還有更先進的p…40戰鬥機,戰爭就如同一個最好的老師,讓全世界的學生們都在最快的時間內,掌握並且熟練運用起自己掌握的各種科學技術。

阿卡多心中清楚,很快更先進的t…34坦克就會在蘇聯戰場上出現,而在英國工程師的幫助下,美國的戰鬥機也會更加先進成熟。戰爭的殘酷讓人們勇敢的嘗試先進的技術帶來的變化,然後用在戰爭中,來爭取主動權和優勢。

那種坦克打騎兵的戰爭在今後的日子裡會變得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是殘酷的對等實力碰撞。傷亡人數直線上升並且戰爭很難在短期內結束——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世界和德國之間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了。

並非是德國進步的太慢,而是在二戰之後將會出現一個技術瓶頸時期,這個時期沒有本質上的技術飛躍,一直到計算機的成熟和發展之後,新的發展時期才會到來。很可惜阿卡多和他的德國可沒有時間等上幾十年的發展,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邁出探索的腳步。

值得慶幸的是,有阿卡多這個熟悉未來的人在,德國只要勇敢的邁出自己探索的腳步就可以了,因為他們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方向會出現錯誤,他們不會走彎路也不會走遠路。

不過技術的發展是一套系統而且複雜的體系,並非是某一項科技的進步就能帶動起整個體系的躍進的。那些在古代大搞冶金生產槍支彈藥的情節只能出現在小說裡,因為現實生活中如果單靠冶金技術就能生產熱武器的話,所有的鍊鋼廠就都算是軍工企業了。

舉個例子:槍管是鋼鐵做的,那麼鍊鋼技術提升就能讓槍支質量提升麼?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槍管並非是實心的,所以槍管的生產還涉及到鑄造工藝,鑄造工藝之後呢?是用火繩槍還是用燧發槍?這才發現又涉及到扳機還有彈簧這類活動部件的加工了吧?而這個時候你得到什麼?一把50步內都打不中人的火槍,因為還沒有膛線工藝——等真正武裝起一支拿破崙時代的火槍隊的時候,也差不多算是把整個古代的生產技術全部改善完畢了。

而中國這個古老的發明國度為什麼逐步落後了?原因就是因為越是接近近代科學技術,一個創新越是需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