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魚雷。
“艇長!左舷位置,似乎有目標!”大副放下高倍數的海軍型望遠鏡,輕聲的提醒普里恩發現目標。
普里恩立刻把香菸又塞回到嘴裡,雙手抓起胸前掛著的望遠鏡,望向了潛艇左舷的遠方。那裡果然有一艘大船,看上去體積真的不小。
“戰鬥準備!檢查閥門還有艙門扭杆,開始下潛!”普里恩放下了手裡的望遠鏡,立刻下達了戰鬥命令,站在甲班上的水手趕緊開啟腳下的艙門,鑽進了潛艇的內部。當他們閉合上自己的艙門並且扭緊了閉合扭杆之後,海浪已經漫了上來,整艘潛艇的艇身已經沉入了海里。
“大傢伙!看來是艘軍艦。”大副開啟了腳下的艙門,大概一分鐘之後,他們所在的艦橋位置,就要潛入大海之中了,他們也必須儘快回到艇內才行。
“確實,估計應該是一艘巡洋艦。”普里恩點了點頭,其實他覺得對方應該更大,沒準是一艘戰列艦也說不定。浪花翻滾,只用了短短的時間,德國潛艇的大部分身軀就都已經消失在海面上。
很快潛艇就沉入水中,普里恩用潛望鏡再一次確認了目標的方向。那艘戰艦沒有改變自己的航線,確實正在朝著他們所在的位置開過來,看樣子對手還沒有發現這裡有一艘德國潛艇,至於為什麼沒有發現,就只有天曉得了。
第560章 560魚雷
“深度7米!繼續下潛中!”指揮艙裡,一名士官向普里恩彙報道,這個時候的潛望鏡裡,普里恩終於看清了對面敵人的船隻究竟是何等的龐大。
“是蘇聯級戰列艦?”普里恩口中唸叨著,他不敢相信自己的運氣好到了這種程度,茫茫大海之中讓他撞上了一艘蘇聯的戰列艦。說實話他也不願意那是一艘戰列艦,因為凡是有戰列艦的地方,都會有反潛的驅逐艦護航。
對於任何一個潛艇艇長來說,在戰區內襲擊一艘戰列艦都是很冒險的行為,因為即便是取得了最後的成功,這艘潛艇往往立刻就要面對幾艘驅逐艦的追殺——功勞夠不夠拿勳章是一回事,有沒有命回去拿勳章就是另一回事了。
普里恩離開了潛望鏡,大副湊上去繼續觀察目標。艦長普里恩則走到一邊,翻看起敵軍艦艇投影記錄本來。他要核對腦海中的那艘戰艦,與真的蘇聯級戰列艦影像到底有沒有區別。結果讓他非常糾結,這就是一艘蘇聯的戰列艦,而且確確實實是大名鼎鼎的世界最新一代戰列艦“蘇聯級”。
單單論起蘇聯級戰列艦來,它可能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了,安裝有大口徑的火炮9門,佈局和日本大和有些相像。但是二者之間也有一定的區別,比如說蘇聯級原本設計的406毫米口徑主炮(和大和級一樣),最終因為設計難度太大的原因,被改為進口381毫米口徑的主炮。
不過這麼一艘一戰之後建造的最大噸位的戰列艦,竟然沒有安裝雷達,火控系統也只是採用了比較落後的版本,導致這級戰列艦並沒有全面達到二戰戰列艦的效能,只能算做是一戰後期的最強戰列艦。
普里恩對比之後就放下了手中的冊子,然後下達了自己的一個作戰命令:“下潛到20米深度,準備釋放魚雷進行攻擊,繼續觀察,確認水面上其他敵艦的位置。”
“嘀嗒……嘀嗒……”聲吶的迴音在德軍聲吶兵耳朵上掛著的耳機裡傳來,有些單調又有些催眠。不過聲吶兵依舊聚精會神的傾聽著這種聲音,對於他來說,這單調又似乎永遠沒有變化的聲音比眼睛還要重要。
他能從聲音裡分辨出潛艇和敵艦之間的大概距離,還能夠聽出對方的航向是遠離還是靠近。他能聽到反潛武器落水的聲響,也能聽到魚雷命中目標的爆炸。可以說在水下,他就是整個潛艇的眼睛和耳朵,是普里恩唯一的依靠。
“在戰列艦的後面,似乎跟著一艘驅逐艦!另外他的側影太大了,我看不見另外一個角度,它的側舷有沒有跟著更多的敵艦!”大副彙報自己的觀測結果:“後面跟著的那艘船看不清大小,距離有些太遠了。”
“計算角度!調好魚雷的固定深度,預設深度設定為9米!快!”普里恩又下達了一個新的命令。
潛艇的前魚雷艙開始忙碌起來,技術人員開始撥動齒輪還有閥門,給魚雷調校好固定的深度。每一枚魚雷調校的深度都有區別,爆炸的深度直接影響到魚雷對目標的破壞程度。
攻擊越靠近艦艇的底部,就越容易造成更大的結構破壞,這和海水擠壓力學還有艦艇的設計都有很大關係——通常軍艦的側舷都敷設有厚實的裝甲,但是艦體底部相對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