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地段,奧地利部隊已經全部被繳械控制。”
“不,中校先生。”外交官指了指坐在位置上的奧地利領導人舒施尼格:“日耳曼人都已經迴歸祖國的懷抱了!不過這裡還有一個不肯投降的‘奧地利人’!”
中校揚起嘴角,掏出手槍指向了舒施尼格的腦門。
“等等!”舒施尼格臉色煞白。
“呯!……”槍聲響了。國防軍中校無奈的聳了聳肩:“對不起,你說晚了。”
……
對於德國實際上的領導人阿卡多?魯道夫而言,1933年9月15日這天是空前榮耀的一天。這位德國領袖一直以強大德意志國家作為他的口號和目標,而今天,當他帶著他的軍隊來到維也納來宣佈“德國和奧地利合併”時,他真正的做到了他所說的一切。
他受到幾千人的熱烈歡迎。阿卡多從他的臨時司令部所在地林茨來到奧地利的首都,40輛坦克在前面開路,坐滿軍官的警車作後衛,一路上他受到了來自奧地利各地的大德意志黨信徒的歡迎。
在路上大部分時間裡,阿卡多站在敞篷汽車上,身著黑色的黨衛軍軍官服向狂熱的支持者們幾乎是歇斯底里地揮手致意。他的支持者們許多人揮舞著德國的旗幟。一些大德意志黨黨員則把德國的國旗縫在奧地利國旗上。
“我們此時此刻的感受,”阿卡多一邊揮手,一邊在維也納的大街上宣稱:“也是所有其他德國人的共同感受!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今天宣稱的統一的德國,再也不會被任何人所分裂,永遠不會處於分裂狀態。”
第二天。阿卡多就和奧地利的軍方簽署了由他作為德國總理親自擔任奧地利軍隊代總司令的法令,所有奧地利士兵必須發誓效忠於這個大德意志黨的主席,這個領導著7000多萬日耳曼人的國家領導人。
第114章 114一個時代的離去
維也納,一家豪華的飯店中央,德國總理阿卡多?魯道夫正在發表一次激動人心的演講。這一次演講是為了慶祝奧地利正式成為德國的東方行省而舉行的。
“諸位!德國崛起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將共同見證整個德意志民族的振興!日耳曼人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將會永遠繁榮昌盛!”阿卡多高舉起酒杯,對著他的新支持者們高聲說道。
“阿卡多?魯道夫萬歲!”所有人都高舉起酒杯應和著。這裡有維也納的名流,有工業家、房產商、還有銀行家甚至著名音樂家。他們對阿卡多勾勒出來的日耳曼人共榮的願景期待不已,瘋狂的支援著這個新來的維也納主人。
德國控制奧地利的新聞已經被公佈出去,柏林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歡呼雀躍的人群,自從上一次戰敗以來德國先是在阿卡多的帶領下拿回了自己的萊茵蘭,又在阿卡多的帶領下吞併了奧地利,一時間阿卡多?魯道夫的名字已經成為了讓德國人最狂熱的符號。
德國吞併奧地利的第一時間,美國人就發來了賀電,聲稱“完全理解德國維護民族統一的願望。”並且重申了美國支援德國進行的一系列東進行動。
隨後英國也對外召開了記者釋出會,宣佈英國將在日耳曼民族問題上嚴格恪守中立,不會為任何一方提供支援或保護,但英國單方面希望各個方面保持應有的剋制。
蘇聯外交發言人表示,會對德國邊境的向東擴充套件表示關注,希望德國本著友好互信的態度發展蘇德關係。但是在最後,蘇聯很是委婉的承認了德國在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的地位,並表示蘇聯對此完全理解。
義大利一反常態支援德國,直接把奧地利賣給了德國;法國對此事件一直保持沉默,一直沉默到了最後一秒。
僅僅過了幾天,奧地利就在德國的監督下進行了全民公投,公投的結果不出意料,所有人都同意奧地利併入德國,支援這個提案的人佔奧地利總人口的99%。根據法律,奧地利當天宣佈正式加入德國,成為德國的東方行省。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還沒有完,畢竟在捷克斯洛伐克北部蘇臺德地區德國人的影響還在繼續,有萊茵蘭還有奧地利作為榜樣,德國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蘇臺德地區已經是德國的囊中之物,每個人都在討論德國那無比光明的未來,那個重新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國家的美好未來。
而在同一時間的另一個地方,醫護人員正在緊急搶救著一個病床上的老人,護士緊張的盯著掛在床邊的吊瓶,醫生時不時對床上的老者進行著心臟按壓。一名牧師站在床邊輕聲的祈禱,希望上帝可以站出來幫助這位垂死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