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交給倫德施泰特吧。我欠這位上將一個權杖,只好把拿下英國鎮守大西洋作為目標給他了。”阿卡多揮了揮手,示意一起往一旁等著的汽車那邊走:“西歐這邊剩下的都是海戰和勾心鬥角的破爛事兒了,不適合你們這些戰場上的將領。後面就交給我和奧古斯還有默克爾吧……怎麼?信不過?”
“我的元首……”兩個人立刻誠惶誠恐起來。
“開個玩笑。你們兩個今天就在巴黎陪著我吧。”阿卡多走到汽車邊上,等安娜拉開汽車車門的時候繼續說道:“和那群法國外交官們吃飯沒什麼胃口,還是和你們兩個一起吃飯比較讓人開胃。”
說完就鑽進了汽車,隨著長長的車隊發動起來,向著巴黎市區內緩緩駛去。投降儀式在巴黎的拿破崙皇帝的故居舉行,那裡現在已經被懸掛起了巨大的德國萬字國旗。
原本有人建議應該讓法國人在當年簽訂《凡爾賽和約》的車廂內完成受降儀式,這樣一來算是報了仇,報復了法國人1918年強加在德國人身上的屈辱。可是阿卡多對這個當年希特勒報仇的做法不屑一顧,他更精明的計算了一番,決定放棄打法國人臉面的舉動。
畢竟阿卡多還要徵用法國人那些雖然效率不高,卻規模龐大的工廠;而且他還要想盡辦法讓法國人在他的侵略戰爭中繼續出力,至少要讓北非的法國殖民地在未來的戰爭中保持中立;最後他靈魂深處還有那麼一絲中庸思想,不想把事情做絕也不想讓法國人過於下不來臺。
畢竟他這一次要的東西比希特勒要的多了很多,所以在這種面子小事兒上,他還是表現的非常大度的。
在無數記者的鎂光燈閃爍之中,元首穿著黑色的黨衛軍軍服登上了臺階,走進了拿破崙皇帝的故居。他一隻手扶著武裝帶,一隻手隨著步伐擺動,手裡拿著一雙皮手套,臉上帶著一絲看不透的笑容。
他的胳膊上帶著一個邊緣有金黃色麥穗刺繡的德國國旗袖標,胸前彆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賦予的鐵十字勳章,還有之後在國防軍內部升遷時獲得的各種紀念章和功勳章。
“元首!阿卡多?魯道夫!萬歲!”站在走廊邊上,帶著白手套拄著毛瑟98k步槍的禮儀兵立正敬禮,高舉的右手在阿卡多兩側形成了一個拱門,阿卡多目不斜視,一步一步緩緩前行,但是每一步都讓等在走廊盡頭的法國外交官們心顫不已。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苦談判,法國人丟掉了自己的幾乎一半國土,割讓了包括首都巴黎在內的大部分經濟繁華地區,並且還以賠償義大利損失為名義,獻上了摩納哥還有馬賽土倫等地區。同時法國解散了陸軍和空軍,由德國作為保護國行使國防權力。
而法國要每天支付德國4億法郎作為軍事保護費用以及治安維持費用,德國有權徵用絕大部分法國工廠,委派監督部門進入法國企業進行戰時監管,以便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法國所有港口必須對德國戰艦開放,期限為200年。
而在這個條約的基礎上,法國被慷慨的德國政府允許保留全部海軍,並且保留大部分海外殖民地。但是法國必須承諾出動艦隊幫助德國扼守地中海航線,確保這些航線不被英國地中海艦隊騷擾。
同時法國宣佈加入鋼鐵協定,成為軸心國的一員。由親德法國元帥貝當出任法國總理,宣佈退出對德戰爭,並在德國的理解下對英國政府保持“中立”——前提是法國海軍完成地中海任務時不被英國戰艦襲擊。
當然還有其他的條款,看上去就有點讓人哭笑不得了,比如說德國允許法國提供物資和工業產能來幫助德國贏得戰爭,事後德國將如同提攜義大利一樣,給法國以戰爭補償。這種條款對法國上下誘惑力幾乎為零,因為以現在兩國的關係來說,不落井下石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不過保全了法國海軍,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至少法國海軍總司令達爾朗非常滿意這個結果,這樣一來法國海上利益至少可以保全大半。而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也不會被削弱多少,這就能至少讓法國保留下三分崛起的希望。
“我的元首。”簽字的時候,默克爾找了個機會湊到了阿卡多的身邊:“如果我們堅持,至少能夠從法國人那裡奪下3艘戰列艦……難道說就真的不考慮一下雷德爾海軍元帥的建議麼?”
“默克爾,相信我……”阿卡多盯著簽字的檔案開口回答道:“這些艦隊即便不是我的,也絕對不會變成英國人的,既然如此,這麼幾條戰艦到底交給誰來控制,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問題了。”
回答完默克爾的話,阿卡多笑著接過了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