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他用了一個單詞“心領神會”來形容他的這個側翼搭檔。奪下萊昂的訊息也讓他更加放心大膽的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他的部隊一路上都帶著橡膠管子,搜刮被丟棄的法軍汽油還有民用的汽油,用來貼補沒有補給的尷尬境地。古德里安的裝甲第1師情況略強有限,也需要時不時就地取材,兩個將軍就如同兩個土匪一樣一路打家劫舍完成了他們預先規劃好了的作戰任務。
當然在隆美爾的部隊北部,倫德施泰特麾下的第5輕型裝甲軍為了避免隆美爾的第7裝甲軍過於突出,也只好極不情願的被拖著繼續向前,儘管沒有那麼的積極主動,但是他們面對的英法聯軍防禦更加薄弱,所以他們不知不覺間也已經打到了勒卡特萊的北部城市勒卡特奧。
第5輕型裝甲軍趕到勒卡特奧的時候,這裡的法**隊已經離開了,他們被隆美爾的攻勢威脅到了側翼,無心戀戰的他們把這座重要城市放棄給了第5輕型裝甲軍,還有一個滿是傷兵的醫院。
德軍的推進速度顯然徹底嚇傻了法國指揮官們,他們在比利時的防線讓他們的處境變得十分尷尬:如果他們撤退,那麼他們一直以來堅持維護的比利時盟友利益就會蕩然無存;如果他們繼續堅守,那麼他們將面臨被合圍在比利時境內的風險。
在一片狼藉的布魯塞爾,已經晉升為布魯塞爾守備軍司令的格魯爾上校面色木然的盯著他面前的甘末林還有英國遠征軍司令官,大英帝國參謀總長戈特勳爵。他們兩個人是刻意趕過來希望格魯爾上校能夠理解他們所做的決定的。
“格魯爾上校,我們必須確保整個聯軍的安全。”戈特有些硬著頭皮的說道:“德軍在我們的後方威脅到了運輸補給線的安全,這讓我們失去了主動權,我們需要縮短防線,抽調出一部分兵力南下反擊德國人……請你理解。”
“所以我被臨時任命為布魯塞爾的防禦司令,幫你們拖住德國人的進攻?”格魯爾盯著戈特問了一句。
“是的,如果比利時部隊能夠在布魯塞爾堅持兩到三週,那麼我們就會反攻,作為盟友,我們會履行我們的義務。”甘末林在一邊也很不好意思,開口幫著戈特勳爵說道。
其實向後撤退放棄一部分比利時領土,這個主意是戈特想出來的,也是他一手促成了這個計劃在聯軍指揮部獲得了透過。比起休慼相關的法國與比利時之間的聯絡,英國更容易做出放棄一部分比利時利益的決定出來。他們必須優先保證英國遠征軍的安全,才會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但是,即便是這樣,英國決定促成英法聯軍主力後撤的決定,也是非常不情願的,而且是備受質疑的。至少遠征軍第2軍的第3師師長蒙哥馬利將軍,就非常不同意這種出賣行為。他建議抽調出一部分精銳部隊,南下應付德軍裝甲部隊,大部分守軍繼續堅守在原地。
很遺憾的是他的建議沒有得到戈特的重視,英法聯軍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一部分比利時控制區,來縮短防線抽調兵力南下,以此確保整個聯軍補給線的絕對安全。
但是如此一來他們就捨棄了比利時的部分利益,也就遭到了大部分比利時軍官的抵制。這種憤怒和抵制的情緒在聯軍內部蔓延,甚至已經有些影響到了雙方的合作關係。比如說在很多時候,比利時守軍拒絕給撤退的英法聯軍提供燃油,也拒絕為這些盟友們運送糧食補給。
但是在這種互相推脫和掣肘的作用下,盟軍那緩慢的龜縮速度,始終無法擺脫德軍b集團軍的追殺,防線是一縮再縮,可是依舊無法抽調出有效的兵力去支援自己那脆弱的南部補給線。
如今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已經成為了德軍可以直接威脅的前線城市,比利時這個國家也到了生死攸關的危機關頭,大部分比利時守軍決定誓死不退,與這個國家共存亡。可是他們的想法依舊是希望法國和英國可以停下後退的腳步,與他們聯起手來決一死戰,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每天帶著行李和裝備散漫的走在逃跑的路上。
所以才有了這一次雙方的尷尬碰面,兩方面互相看不慣對方的決定,所以只好如此灰頭土臉的商議接下來的問題。
“格魯爾上校,我知道你們是為了祖國,我也希望能夠和你一起堅守這座城市,可是我們不能感情用事,我們必須為了勝利作出必要的取捨。”戈特勳爵嘆了一口氣再一次勸說道:“我們必須在南部取得勝利,才能安心北上殺回到布魯塞爾。”
“我們?依靠著薄弱的兵力防禦如此廣大的領土,還必須堅持2周時間?你覺得我們能夠做到麼?”格魯爾快被自己的盟友這種天方夜譚一般的